一层粮油果蔬,二层服装鞋帽
YMG记者李泉江邹春霞摄影报道通讯员孔小炜李视利
一层米面粮油、水果蔬菜种类丰富,二层服装鞋帽、饰品箱包应有尽有……1.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高档配套设施,烟大市场的“升级版”———新烟大农贸市场将成为莱山区最大的星级农贸市场。随着装修工作进入尾声,YMG记者来到万象城核心商业圈,提前打探一下新市场到底新在哪?
市场结构:连体式室内农贸市场
按照人们传统概念,农贸市场无非是卖鸡鸭鱼肉、蔬菜瓜果的。而传统农贸市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水泥地面,凸凹不平,购物通道也不太宽,人多的时候转身都困难,这些场景正是原烟大农贸市场的写实。随着莱山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烟大市场与居民需求越来越不对称,脏乱差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莱山区结合城市规划和社区区片改造,对烟大农贸市场重新进行了规划建设,在万象城居民回迁楼的负层,建设新的烟大市场。
新的农贸市场啥样子?莱山区商务局商贸服务管理科科长李视利介绍,新烟大农贸市场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共分为两层:一层为蔬菜副食品区,设有蔬菜、水果、水产、肉类等摊位近300个,营业房50个,二层为日用百货、服装等小商品市场,设有营业房200多个。“改造后的新烟大市场,无论是硬件软件都将达到星级农贸市场标准,将成为全市农贸市场的样板。”李视利说。
“与我们常见的开放式农贸市场不同的是,新市场为连体式室内农贸市场。”李视利介绍,市场的前期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地面、经营摊位、通风、透气、采光、供水、排污、停车、消防等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施工。目前已完成了地面大理石铺设、营业房建设等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以上,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12月15日全部搬迁完毕。
智能管理:每个果蔬都可查产地
浅灰色的大理石地面,大理石展台,每个摊位都有自来水槽……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正在装修的新烟大市场。在水产销售区,每个水产销售台都有10公分左右的倾斜度,销售台前有暗色的挡板,在边角,还有一个像地漏一样的排水口,这样水产品展示时就不必泡在水里,美观不说,也方便顾客选择。新市场还将启动商超智能系统,每个摊位配有专门的智能电子秤及商务部肉菜追溯体系。
新的智能电子秤啥样?李视利给记者介绍,新电子秤由国家商务部门量身打造,不仅有称重功能,还有信息存储记忆功能。比如一个蔬菜摊贩,卖几斤萝卜、几斤黄瓜,几点卖出去的都会即时传送到市场管理区的电脑平台上。有了这套系统,市民不仅可以像超市买东西那样要购物小票,假如遇到了农药超标或是注水肉等质量问题,都能追溯到具体的摊贩。此外,每个摊位都将配有网线、扫描仪,并与市场的电脑监控系统相连接,摊贩所进的肉菜蛋奶的产地和销售来源都有条码可查。
再逛最后的“烟大市场”
10年的记忆难忘,对未来充满期待
YMG记者杨春娜摄影报道
站在烟大西门市场上,尘土飞扬却车水马龙的烟大市场和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步行街尽收眼底。12月15日,烟大市场将全部搬进步行街内。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最后的烟大市场。
马路市场寸土寸金大学生都来摆摊
18日晚上6时许,烟大西门附近的马路市场一片熙熙攘攘,作为烟大市场的外延,它显然已经比传统市场更加红火了。卖煎饼果子的、卖水果的、卖衣服的、卖被子鞋子的,应有尽有,本来就不宽的马路上摆了四排摊点,很多地方只能两人并肩行走。市场旁边的门头房也是开一家火一家,小饭店内大都座无虚席。
因为修路,中间一段路只有约2米宽,可还是硬生生挤了两排摊点。“小心点,这里小偷比较多。”行走此处,记者听到一位女生提醒同伴。
正值晚饭时间,市场上人很多,以学生为主,各个摊点的生意都不错。一处煎饼果子摊点,有四人在排队等候,老板熟练地摊饼,打鸡蛋。“一天能卖将近200个煎饼果子,生意还不错。”来自临沂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一般是早上10点来摆摊,晚上10点收摊。
“这条毛衣链处理价7块钱,把这些东西卖完,我们就不摆摊了。”一个卖饰品的摊主是烟大的学生,在这摆摊已经两个月了,眼看要进行期末考试了,他们不想再干了。
他们说,市场人气旺,平时不少烟大的学生都来摆摊,挣点生活费。
十年太多记忆难说分离又充满期待
马路市场往南,就是传统意义的烟大市场了,晚上8点左右,记者来到这里时,大部分摊点还没有关门,虽然没有马路市场红火,但也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这里的店铺很简陋,做饭的地方大都摆在店外,而外面是尘土飞扬。在一家火锅店内,直接将煤气罐放在桌底下,吃得人是胆战心惊。
10年了,市场内的房屋和用电设施很多都老化严重,今年以来就发生过两场火灾。路上堆积了不少垃圾。尽管如此,这里还是有挡不住的人气。“逛了四年的地方,产品种类也非常之多,衣食住行,只要学生想要的在这里一般都能买得到。苹果很便宜,因为爱吃苹果每次出去时总会买些回来。”一位正在吃麻辣烫的女士告诉记者,她就是烟大毕业的,这里有很多回忆。
“东西齐全,便宜,摊主也有不少已经认识了。”一位市民说,听说烟大市场要搬迁了,还真是挺舍不得。
“早就听说过要搬走了,早搬早好,我这地角不好,生意也不太好。”烟大市场内,一位卖烤鸡的店主告诉记者,他还去新市场探访过,觉得还不错,条件比老市场好多了。记者随机走访几位店主,大都对搬迁新市场持乐观态度。“这边环境不好,十年了,房子也旧了,电线也老化了,还经常引发火灾。”一位店主说。
“等新市场开业,这边人气应该会旺一些。商品种类全了,规模大了更能吸引人。”祥隆步行街上一位店主说。他指着正在盖的居民楼说,过不久这些居民楼都盖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搬进来,相信这里也会变成寸土寸金的步行街。
新闻推荐
“以罚代管”变相鼓励司机违章, 从河南女车主喝农药事件透视“中国式”治超乱象
河南永城高额超载罚款致女车主喝农药,公众哗然。“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只是曝出了“中国式”治超黑幕的一角。长期以来,大车司机沦为“唐僧...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