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地进行个性化的学,会学而善学;教师准确地进行针对性的教,会教而巧教。”临淄二中校长张振斌如是说。
7月13日,江西省九江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培训研讨会上,一位特邀而来的女教师侃侃而谈:“教师不再只是凭经验来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而是靠信息化数据说话。”她就是边文艳,临淄二中迅速崛起的省内名师,已多次受邀到安徽、江西、临沂等多个省市做培训讲座,而她不变的主题就是临淄二中课改的双刃利剑——“信息化模块教学”。
高效的信息化学习平台
三年努力,从无到有,从有线到无线,临淄二中在三个级部中建成15个网络实验班,实现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随时上网,具备了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硬实力。其次,建立起以先进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借用自适应测评平台、淘题吧、博学教育等成熟学习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名校自主开发“临淄二中网络学习平台”,具备了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软实力。
科学的模块化教学模式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临淄二中配套地在课改上迈出了坚实的两步。第一步:借改授课结构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语文、历史等学科为突破口,不再按课文授课,而改为以单元或章节为授课学习模块,并逐步推进到数理化等学科,把原来几节课整合为同一个模块授课,实现“模块化教学”。把一个学段作为一个整体,跨年级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使课堂内容无重复,教学环节更紧凑,课堂内容倍增,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第二步:借改课堂模式实现以学定教流程的科学高效,提高学生基本能力。“自主学习课—交流展示课—拓展提升课”三种创新课型随之诞生,成为一个科学的学习周期流程。
在课堂上,借助数字化平台,学生时而利用网络和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我构建知识;时而娴熟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展示汇报、交流互动;时而借助自适应系统,在线练习、智能反馈矫正……信息技术助力二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信息化模块教学
坚持“三个结合”
教与学的结合。课堂不是降低教的地位,成就学生主体,而是实现教的转型,通过对学生的点拨与升华,发挥教师的作用,提升课堂的品位。放大学,更要提升教,教师必须勇于担当,不能弃教。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电子白板缺少学习资源的比较优势,黑板可以使多小组学习资源同时呈现,赶现代化不能抛弃传统。
学习与应用相结合。课型化不仅仅是从知识到知识,而是追求实现知识应用的转型。知识指导生活,生活是生命的呈现,课型固化下的知识拓展,使知识向能力生成,生成是更深刻的拓展。
“三个结合”体现了科技与教学的融合,廓清了教与学关系的边界,发展了学习与生活的关联。临淄二中因为信息化模块教学的推进,运用新工具、新方法,让师生找到了一种新活法。
新闻推荐
...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