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临沂新闻 > 正文

得知10公里外还有一个四胞胎家庭,刘桂芹主动“结亲” 困难中的“穷帮穷” 两位四胞胎母亲守望相助

来源:山东商报 2014-10-08 17:00   https://www.yybnet.net/

刘桂芹(左后)与李洪会(右后)两位母亲,因为同样生了四胞胎走到了一起点击查看原图刘桂芹的手机通讯录里面,存有一个名为“四胞胎”的电话号码,这个号码的主人,是10公里外另一位四胞胎男孩的母亲——李洪会。而在李洪会的手机通讯录里,刘桂芹的号码上面只有一个字——“姐”。一个41岁,一个29岁;一个四个娃已满5岁,一个四个孩子刚刚2岁;一个家住临沂城郊,一个蜗居城外村中。两个未曾谋面的女人,因为相同的四胞胎经历,成了姐妹。主动找到李洪会的是刘桂芹,虽然自家也不宽裕,但她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帮妹妹一把”。文/记者梁赓图/记者刘畅

【结亲】四胞胎的喜和忧让她主动“结亲”

初见,李洪会有点腼腆,叫了一声“姐”。刘桂芹应了一声,笑了。

9月25日下午两点钟,刘桂芹来到李洪会家中时,后者家中老二正光着腚跑来跑去,刘桂芹皱了眉,语气充满责备,“你咋不管呢?”

李洪会诉苦:“刚才其他几个也光着,他就学着不穿裤子,没来得及穿呢。”

刘桂芹来李洪会家的次数,掰着手指便能数清楚,但是这并不影响她们交谈中那种姐妹间的熟稔。因为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她们两人的交往,几乎全靠手机完成。

家中有孩子不用的衣服、玩具,刘桂芹就会一个电话打过去:“妹妹,你去我大姑那儿拿东西吧。”

两人生命的交集有些偶然。

2012年8月下旬的一天,刘桂芹在街上摆摊卖衣服,邻摊位的人突然说:“我们村也有人生了四胞胎男孩。”刘桂芹一打听,那位四胞胎家就在约10公里外的芝麻墩镇前杨家墩村。刘桂芹的大姑恰在此村,她便让大姑问清楚了对方的情况,并决定去看看。

当年8月24日,也就是李洪会孩子满月的时候,刘桂芹在姑姑的牵线搭桥下,出现在了李洪会的家中。李洪会有点腼腆,叫了一声“姐”。刘桂芹应了一声,笑了。她专门给李洪会的孩子,每人带来了两套新衣服——她已经准备好了,“帮妹妹一把”。

刘桂芹文化程度不高,存别人的手机号码都非常简单又容易辨识,她将李洪会存为了“四胞胎”。李洪会也没怎么上过学,直接一个“姐”字就把刘桂芹记在手机中。

【共鸣】染发,只为了遮住数不尽的白头发

她染了黄发,她就染了红发,两个女人理由一致,“不染发,咋能遮住白头发?”

刘桂芹高个儿,方脸,马尾,大眼睛里闪烁着精明,染了一头黄头发;李洪会矮个儿,圆脸,短发,笑起来有点腼腆,染了一头红头发。

两人一人坐在一把小凳子上,听到记者询问她们染发的时候,刘桂芹用手扒拉开头发示意,“你看,里面都是白头发”。李洪会也学着刘桂芹的样子,展示自己的白发,“不染发,怎么遮得住呢?”

然后就是短暂的沉默。自从四胞胎男孩降临,两个女人的生活便发生巨变,这其中的喜怒哀乐,“其他人都难以理解”。

有了四胞胎后,刘桂芹的闺蜜们渐渐“失联”。“每天六点就要起床照顾孩子,然后出去挣钱,哪有时间干别的?”刘桂芹对本报记者说,“这两年,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给我打过电话。”李洪会也已经一年没进过城了,也很少去同村、邻村的朋友家串门,生活区域缩小至自己家门口的方寸之间,“带着四个孩子,去谁家都不方便。”“她是知道俺心里是什么味儿的人。”李洪会眼眶有点湿润,看了刘桂芹一眼,两人又一阵沉默。

因为本报记者的到来,两位母亲才有了这次见面的机会,俩人聊天的话题离不开孩子——“我家老三总是调皮,咬人”,“都一样,几个孩子凑一块时间长了,就打,急了就咬人”,“这得打,要不不管用……”

平日都被孩子拴住,通电话的时间其实也很少,但是两个女人在并不紧密的接触中,产生了共鸣,彼此温暖。

刘桂芹有东西要接济妹妹,就打个电话,三言两语交代清楚;李洪会孩子长病不知所措时,也会不假思索地拨通姐姐的电话,问个仔细。

【愿景】对孩子的期待,就是别像自己一样没文化

刘桂芹认为,自己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有责任帮助李洪会。

刘桂芹1973年生人,李洪会1985年出生,她是姐姐,有更多社会经验;刘桂芹住在城郊,李洪会住在村子里,她家条件相对好一些;刘桂芹的四胞胎出生没有进保温箱,李洪会的孩子早产,而且现在还小,刘桂芹的经验可以帮助她;更重要的,刘桂芹很珍惜双方的这种缘分。

今年9月25日,刘桂芹带着四个孩子来到李洪会家探望,四个5岁的男孩,见到另外四个2岁的弟弟,八个孩子在不大的院子中玩耍,热闹地像个幼儿园。“你孩子都这么大了,别喝奶粉了。”刘桂芹则在一旁“教育”李洪会,“我家孩子6个多月就不让喝了。”一会儿,刘桂芹语气又平和下来,“你孩子还小,就是容易长病,再大一点就会好很多。”

李洪会家客厅墙壁上挂着四个孩子一周岁时拍的合影——四个孩子统一穿着的鹅黄色衣服,正是刘桂芹送的。李洪会家中的一些衣服和玩具,都是刘桂芹送来的。

丈夫在外干建筑工地的每月2000多元收入,是李洪会家庭的经济支柱,他们家的状况比刘桂芹家更捉襟见肘。

对于未来的愿景,李洪会说,自己能给孩子的太少,只是希望孩子别像自己一样没文化,“我就希望孩子能健康,然后能(受到)好一点的教育,能有出息,别像我一样。”“我希望能多挣点钱,给孩子一个好一点的条件,孩子的愿望,都能尽量满足。”在这一点上,刘桂芹的想法与李洪会一致,“想让孩子受教育多点,别像咱一样,将来能上学就上,不能上,就让孩子去当兵。”

未来,两家的孩子是否会像这两位母亲一样,继续交往下去?

对此,刘桂芹和李洪会的观点继续保持一致:“我们要一直走下去。”

新闻推荐

便衣民警抓获13名扒手

商报消息(通讯员涂玉龙记者陈心如)过年期间,不少人会涌进商场、超市,这给了扒手们可乘之机。昨天,记者从临沂兰山...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得知10公里外还有一个四胞胎家庭,刘桂芹主动“结亲” 困难中的“穷帮穷” 两位四胞胎母亲守望相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