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临沂新闻 > 正文

又喝临沂糁毕京福

来源:山东商报 2015-06-23 22:15   https://www.yybnet.net/

在即将结束四十多年工作生涯的时候,临沂人社局的邢军同志采取不同方式,多次邀请我到临沂去一趟。一想到临沂,革命老区的沂蒙精神,沂蒙山区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鲁南特色的风味小吃,同仁之间的深厚友谊……都让人难以割舍。五月的一天,因工作终于成行。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从部队刚转业后参加的第一个全省就业工作会是在临沂陶然居宾馆召开的,白天安排会务,参加讨论,晚上连夜写材料。因床位紧张,领导让我睡在沙发上,但也没觉着受委屈,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在临沂调研的当晚,一直陪同的邢军同志问我:“早饭怎么吃?”我毫不犹豫说:“到糁馆喝糁”。到临沂如不喝一顿临沂糁,就等于没到临沂。第二天一早陪同我去喝糁的是王君川同志,一路上他给我介绍临沂人怎么爱喝糁,说他小时候喝糁的故事和感受,讲的津津有味,更加激起了我喝糁的欲望。糁,又名“肉粥”,是山东临沂一带的一种传统名吃,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有关糁的由来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故事有两个。一是“糁”的名字与乾隆皇帝有关。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经过现在的郯城码头镇时,想品品当地的名吃,当地的官员就把这种味道独特的早餐献了上来,乾隆爷一尝,怎么从来没喝过如此可口的东西,随口问了一句:“这是啥(糁)?”地方官员忙点头:“这是啥(糁),这是啥(糁)。”因此,天子的随口一问就成了它现在的名字:糁。另一种传说东晋时,一对穷困潦倒的外地夫妇逃荒来到临沂,当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看到他们非常可怜,就经常接济他们,夫妇二人非常感动,无以为报。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觉得报恩的机会来了,就把家中留着下蛋的惟一一只母鸡杀了做汤,并在汤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驱寒中草药。本想把鸡煮得烂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着了,不想汤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鸡汤,妻子很生气,可家里又没有其它东西,只好把煮“糊”的鸡汤送给了王羲之。再说王羲之本来卧病在床,吃了中药病也略有起色,但口干舌苦,没有食欲,看着送来的鸡汤,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尝了尝,没想到这一喝,登时神清气爽,病好了大半,一时兴起,随手提笔写下“米参”二字,到了后来,后人就把它称做糁。

临沂当地人对喝糁也情有独钟。目前,临沂市区糁馆有数百家,我们选择了久负盛名的“于家糁馆”。我们去了四个人,糁馆前没有空余的桌子,只好插空就座。制作糁的锅比普通锅大好几倍,锅上面用不锈钢圈出一个高半米多大“脖子”,据说是为了在煎制过程中防止香味跑了。糁就是在这个大容器里熬成的。

我问跑堂的小伙计,每天能卖多少碗?他说:“几百碗。”我看着盛糁的大容器,能盛几个几百碗,大多十到十五元一碗。在临沂一年因卖糁能出多少百万富翁。其实糁馆的老板也十分辛苦,早晨八点多钟当天的糁卖完了,接着就要熬制第二天的糁。临沂人做糁十分讲究,对选料火候、时间、搅拌、工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临沂糁,有鸡肉糁、牛肉糁、羊肉糁、猪肉糁之分,原料主要有肉,麦米、葱、姜、盐、面粉等,有的用料多达40多种。这些年来,每次到临沂也喝糁,但都是在宾馆喝,只有这次在正宗的糁馆喝,真正喝出了糁的真正味道。

新闻推荐

“临大八处长辞职当教授”回访,八人仍在任教 临沂大学又有两处长辞官从教

虽然墙上还有对于兴修主持科研项目介绍,但如今的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内,已鲜有人认识这位已辞职两年的前院长点击查看原图  ...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又喝临沂糁毕京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