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临沂新闻 > 正文

试题设计合理体现人文关怀专家解读2015年高考山东卷

来源:山东商报 2015-06-09 22:29   https://www.yybnet.net/

语文:题型创新求变,兼有地域特色

2015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保持稳定和传统的基础上能够有所创新、变化,同时难度适中,区分度明显,文化导向积极,贴近时代和生活,具有鲜明的特色。

题型创新求变

今年的试卷出现了多处创新,令人眼前一亮。

在语文基础知识考查方面,在第一大题改变过去的做法,采用了一段阅读材料,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错别字辨析、同义词选择和语句搭配等,改变了单纯的字音、字形、词义辨析等考查题型,首次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阅读考查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创新举措。

阅读考查方面,第三大题的文言文阅读题,采用了源于先秦典籍《六韬》中的文章,以周武王和姜太公的对话阐述军事韬略,内容新颖,体裁别致,改变了以前主要在“二十四史”里选择传记文章的套路。与此同时,又在选择题的设计上增加一个断句题,这是山东卷从未出现过的新题型,对提高中学生古文阅读能力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语言运用考查中,第五大题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将语言简明的考查与标点符号的考查结合起来,引导考生将知识和能力相结合,于具体语言环境中解答题目,这样做更好地体现了语言运用题的综合性特点。

设题难易均衡

试题整体上难易适中,与去年相当。在各部分之间,试卷又各有难易差异,形成了明显的梯度和区分度。比如语言运用题略难而语言基础知识题略易;古诗文阅读题略难而现代文阅读题略易等,整体上达到一种难易的平衡。另一方面,各大题内部在设题上能够兼顾难、中、易三个层面,形成明显的区分度,此举有利于拉开距离,有利于高考的选拔要求。

第一卷社科文《性格组合论》的设题,在避免往年过多文本细节计较的基础上,今年特别注意了设题中的难易平衡:第一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而后两道题目则着重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涵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尤其是第三道题目,所提供的选项并不在原文之中,需要对原文观点和论述理解吸收后再做出判断,题目间难易梯度明显,便于区分,同时还兼顾考查考生对文学创作塑造人物性格规律的理解。

第七大题的作文题,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这则材料涉及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而且审题难度不大,适合不同水平的考生进行写作。由于想象、发挥的空间较大,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对这则材料加以伸发,表现各自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所以作文的层次也比较容易区分。

文化导向积极

文化导向的积极、健康也是今年语文试卷的一个亮点。在语言材料和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所选用的材料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和意义,贴近时代,古为今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第六大题的现代文阅读《四堡雕版》,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癸未手记》,追述福建建安雕版文化的辉煌历史,描述了这种文化在现代科技和商业文明冲击下的衰败,呼吁对祖国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该文既涉及了祖国辉煌的传统文化,又含有现代文明与传统优秀文化如何对接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兼有地域特色

作为山东卷,与往年一样,也具有一定山东地域文化的特点。

古文阅读材料选自兵书《六韬》,该书是用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简校对过的版本,内容是表现齐国始祖姜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其地域特点和学术前沿性成为试卷的又一亮点。另外,《论语》的选用和山东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语段的选入也是山东地域元素的一种表现。

试卷的地域文化色彩固然并不很重,相反,其他地区的材料倒是多有选用,显出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兼容并包的气度;但是,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存在,对引起本省考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对弘扬本省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

总之,今年山东卷语文试题,创新求变,贴近时代,彰显文化,特色鲜明。试题保持相对稳定,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

数学:凸显选拔功能,难度设计合理

2015年高考山东卷数学试题严格遵循考试说明,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学科能力,展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试题具备基础性和综合性,对知识和能力实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达到了全面考查数学素养的考试要求。

立足学科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试卷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强调回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如文科第1—9题,理科第1—7题,文、理科第11—13题等着眼于考查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着眼于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试卷中有的试题直接源自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通过适度的改编、整合而成,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如理科第3,5,9题,文科第4,5,12题及20题第(Ⅲ)问等,充分体现出“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注重思想方法,深化能力立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桥梁。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整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等,在今年数学试卷的考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理两份试卷注重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及应用意识的考查。试卷以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为核心,考查考生的探索、发现和创造能力,检测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文科第6题以甲、乙两地气温状况为背景,以茎叶图这一基本形式为载体设计相关统计问题,考查了“概率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试题贴近生活,背景公平,考查了考生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又如理科第11题以二项展开式为背景,以指数幂运算与组合数运算为知识载体,考查考生的归纳推理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重视理性思维,凸显选拔功能

试题的设计知识交汇、方法交织、能力交叉。试题精巧别致,涵盖丰富,体现了数学理性思维的特点,从思维的层次性、深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凸显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

试题注重通性通法,同时又给思维层次较高的考生留足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充分关注了考生思维层次的差异。如文科第21题,理科第20题,考生可以直接求的面积,也可以根据上一问提示的比例关系,转化为求的面积,简化了运算,思维层次分明。试题综合性强,注重对思维深刻性地考查,如理科第19题以计数原理为载体,以数学应用为背景,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设计合理,体现人文关怀

试题难度设计合理,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理科第20题和文科第20、21题均设置了三小问,梯度分明,逐层递进,有利于考生消除紧张情绪,正常发挥。第(1)问思维起点低,考生上手容易,让更多的考生有得分机会,第(2)问和第(3)问思维起点逐步升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的表述简洁、准确,情境交融,知能并重,符合数学规律,思维量和运算量比例恰当,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试题充分考虑了文、理科考生思维的不同特点,符合文、理科考生各自的认知要求。文、理试卷中完全相同的题目仅有2道,姊妹题有4道,相同知识点的考查以不同方式呈现,体现了对文科考生的人文关怀。如理科第17题和文科第18题题干完全相同,第(Ⅰ)问都是线面平行的证明,第(Ⅱ)问文科是面面垂直的证明,而理科是在证明线线垂直的基础上求二面角。在保证有效区分的前提下,文、理科试题的难度设计合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更多科目解析,请扫“山东高考指南”二维码。记者徐玉芹

新闻推荐

第十三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将举办

商报消息(记者张晓媛)为纪念王羲之诞辰1712周年,第十三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将于2015年9月2日至10月7日在临沂...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人上大学2015-07-23 16:02
评论:(试题设计合理体现人文关怀专家解读2015年高考山东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