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
有一天,我提前去幼儿园接儿子。
站在幼儿园的花墙外,我看到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个小朋友当老鹰,其他小朋友当小鸡,玩得真快乐。
我仔细在游戏的队伍中寻找儿子的身影,却一直没有找到他。再四处看看,发现儿子正躲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手里抱了一只气球,在不断地“挤压”。
其他小朋友都在快乐地玩游戏,唯独儿子躲在角落里孤独无趣地“捏气球”,这样的场景让我替儿子抱不平——我认为是儿子犯了什么过错,被老师处罚,“逐出”游戏队伍了吧。
我忍不住,敲敲幼儿园的花墙,想找老师“理论”一番。老师马上解释:“噢,你想错了。你家孩子很听话,没犯什么错误。”
“没犯错误?为什么不让他参与游戏呢?”我问老师。
老师笑了笑说:“我正要向你说说这事呢。你家孩子可不一般,别人都玩老鹰捉小鸡,他却执着地在角落里捏气球。”
“这是为什么?”我注视着老师,听老师解释儿子“捏气球”的事。老师向我说——
开始,老师分给孩子们一些气球让他们玩。气球是太“普通”的玩具,多数小朋友只玩了一小会儿,就扔了气球不想玩了。于是老师又组织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朋友们都去当“小鸡”了,可是儿子却仍旧拿着气球在玩,不参加“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问:为什么不玩老鹰捉小鸡呢?儿子说:就想玩气球。老师想,气球有多么好玩呢?经过观察,老师发现儿子是在寻找把气球“弄破”的方法。老师觉得儿子玩气球玩得有“新意”,于是收集了一些气球供儿子“单独玩”,想让儿子从中寻找把气球弄破的方法。这才出现了别人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唯独儿子孤独“捏气球”的场面……
只见儿子把气球挤在两手中间,用力挤,气球一下“逃走”了,挤破气球的行动失败。失败的儿子不气馁,把气球捡起来,再去挤它,还是失败。多次失败,儿子仍旧继续挤气球,很执着……
我开始替儿子着急,说:“挤破一只气球还用费这么多时间?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还不如扔了气球,去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快乐。”
老师见我着急,说:“一般孩子如果两次挤不破气球,就会失去继续挤气球的兴趣。你家孩子挤气球都失败好多次了,还在挤,这说明孩子有份难得的执着精神。孩子执着,大人莫急,不妨静静地等待,等待孩子的执着开出创新的花朵。”
老师说得真好,我继续看儿子挤气球。只听“砰”得一声,儿子挤破了一只气球。儿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高采烈,像是掌握了一项了不起的技能。
每一个孩子,天生具有好品质,比如“执着”——孩子的执着不应该被嘲笑,不应该被误解,不应该被轻视。执着的品质比弹钢琴,学书法,好成绩更可贵,因为凭借执着,孩子才能克服困难,经营自己的“成功”人生……
新闻推荐
...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