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籍村妇马某丽,凭借自己的容貌,纠缠于两个花甲之龄的庄户老汉之间。她隐瞒真实身份,以借款为名,不断编造谎言,掏空两个老人的20余万元腰包。等到东窗事发,马某丽一朝落网,她才知道自己受到惩罚的日子到了。日前,马某涉嫌诈骗犯罪一案已进入司法审判程序。
两位花甲老人报案称被骗财
2014年7月25日,65岁的老农刘某向临沭警方报案称,自己被一江苏女人李萍(化名)骗去现金14万余元。刘老汉报案时支支吾吾,几经询问一直避重就轻,刑侦民警便猜到按案件有隐情。果然,经调查,嫌疑人李萍是在利用色相为诱饵,对受害人实施一连串的诈骗。
刑侦民警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时,又有一名跟刘某同岁的丧偶老农李某在熟人的陪伴下报案。李某声称自己被一妇女谈恋爱为名骗走现金6万余元,这名妇女叫李萍,江苏人。民警从李某描述的李萍判断,使两老农被骗的系同一人“李萍”。两老农一致反映,该李萍45岁左右,说话江苏口音,穿着打扮时尚,隔三差五便更换手机号码。
经过警方侦查,发现这名自称“李萍”的女子真名叫马某丽,同时还有化名马某,原籍江苏省东海县人。在她实施诈骗作案中,她一直使用“李萍”的名字。或许是自知东窗事发,在她诈骗了刘某、李某得手后,便没了音信。临沭警方随即将其列入上网逃犯,对其实施网上追捕。2016年1月5日,匿藏外地的马某丽潜回临沭后,被跟踪民警在一超市内抓获。归案后的马某丽知道抵赖无益,便和盘道出自己骗人的经过。
婚姻不幸让她走上诈骗之路
1971年出生的马某丽,20多年前,跟临沭青年刘某没办婚姻登记手续便同居,很快便有了一对儿女。后来,刘某因犯罪被判刑入狱后,马某丽又跟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张某同居生活。三年后因感情不和,马某丽与张某分道扬镳。此后她相中一年轻男子,在她苦苦追求意欲与其结合时落网。
马某丽在其家庭解体后心灰意冷,因苦于生计四下流浪,靠打零工度日。其娘家兄弟外出躲债,扔下三个孩子让母亲抚养,时常还需要她接济。在经济极度拮据的困境下,她想到了骗人。2012年10月,在她跟第二任丈夫张某吵架后外出,经人介绍认识了本县的老汉刘某。几番话语后,刘老汉趁老伴不在家的便利,与马某丽认识当晚便居住在一起。此后,马某丽跟刘老汉如同露水夫妻,隔三岔五居住在一起。
见刘老汉被自己的感情控制,马某丽开始施展骗术。她先是以做水晶生意为名,“借”了刘老汉3万元,后来又以“在黑龙江买摊位”、“小痞子要保护费”、“在北京出车祸撞死人”、“在江苏昆山打工偷东西被逮”等为名,先后让刘某汇款11万余元。刘老汉为了讨其欢心,手里没钱便贷款凑钱给她。当刘老汉发觉不妙找其讨要时,马某丽却悄悄开溜。据刘老汉反映,仅马某丽跟他联系的电话号码,有八九个之多。
借相亲之名向对方要钱
如果说刘老汉上当是源于晚节不保,那第二个受害人李老汉则是十足的冤枉,因为丧偶独居多年的他,是为了找个老伴经人介绍认识的“李萍”。2013年8月,经人介绍,“李萍”见到了花甲之龄的李老汉。马某丽依然说叫“李萍”,她自称是上班的,见面当天晚上就跟老汉住在一起。
几天之后,她见李老汉对自己难舍难分的样子,知道大功告成。她还是以自己做水晶生意为名,向李老汉借钱。李说没钱,她便叫老汉借,并说写欠条。就这样,她打着“做水晶生意”和“给女儿打生活费”的借口,从李老汉手里一共“借”6万余元,等她榨干了老汉后,就开始更换手机号码,急得李老汉攥着一把写有“李萍”的欠条,到公安机关报案。
在警方问及马某丽骗来的20余万元去向,她自言接济家庭五六万元,在自己相中的青年王某身上花了 6万余元,有近9万元投向有去无回的高利贷……马某丽落网后,她先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和执行逮捕,现已经进入法律审判程序,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判决。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7日讯 (记者高红红通讯员郑磊) 16日,赵志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市直卫生计生系统专场在市卫计委三楼会议室举行。市直卫生计生系统单位党委(支部)班子成员、专兼职党务工作者、纪检监察室...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