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是一名煤质化验员,供暖进煤,她严把最后一道关卡,一套化验4个小时,为保障居民供暖尽职尽责。“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也应该像煤一样,即使是不那么光鲜亮丽,也要释放自己的光和热,把温暖带给他人。”说这话的是张俊,临盘社区供热供水大队热力二队的煤质化验员。
1970年出生的张俊,个子不高,略显削瘦。她走在人群中,是那种不会引人注意的普通人。但就是这位普通的油田女工,正在以她蓬勃向上的正能量带动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
争取机会免费治疗
古稀老人重见光明
2014年2月13日上午9点,当临盘镇西张村73岁的老人何志玉缓缓睁开拆下纱布的眼睛时,映入眼帘的是多年未曾清晰的影像。但是何志玉都没来得及看孙子一眼,就问:“哪个是张俊啊?”
当张俊笑着来到老人面前时,老人抓住张俊的手,声音颤抖的对身边的孙子说:“孩子,这是咱家的恩人!”
张俊与这家人结缘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2011年前张俊资助的一个身世孤零的10岁回族儿童叫何胜恩。爸爸车祸去世,妈妈远走他乡,奶奶瘫痪在床,唯一照顾他的爷爷何志玉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和眼底坠肉,几近失明,日子过的非常艰难。
张俊和临邑义工协会的负责人联系后,为何志玉争取到了免费治疗的机会,并为给老人支付着住院期间的生活费。在张俊和临邑县眼科医院医生的帮助下,何志玉终于重见光明。
爱心传递
从单人单车到百人活动
说起张俊的爱心之路,还要从2010年他和同事一次不经意的对话谈起。
那天,热力二队技术员张国亮走过来问大家,愿不愿意去捐助没钱读书的孩子?张国亮的话引起了在场同事们的兴趣。张俊也跟着问起来:“捐助贫困的孩子读书?怎么做呢?”也正是有了这番对话,让张俊从此行走在了爱的路上。
张俊加入临盘“梦想之翼”爱心组织后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为山东、贵州、湖南等地共8所贫困山区中小学捐助建立“小小图书角”。她跟随组织,去临沂老区进行实际情况调查。
回来后,经她发动,身边朋友和同事共捐助图书近3000册,完成了她的第一次助学梦想。
张俊所在的单位——临盘社区供热供水大队,2011年成立了“阳光义工”,张俊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核心骨干成员。自此,便经常能看到她在服务社整理大家捐赠的衣物、在周末走访看望需要帮扶的贫困家庭的身影。她和三个孩子结成了一对三帮扶对子,在她的带动下,身边同事中已经有7名职工和7名孩子结成了一对一帮扶。每次下乡帮扶,也由原来的单人单车,变成了现在近百人参加过的有组织、有计划、分批次的活动。
参加义工活动百余次
爱心捐款万余元
“我早知道她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但是跟她一起去帮助孩子,是在2012年的情人节。”张俊的丈夫每当说起家里这位“爱心满满”的妻子,总掩饰不住内心的感动。
2012年2月14日那天,在公益组织的QQ群里,张俊看见了一封为被爆竹炸伤女孩捐款的倡议书。张俊便对丈夫说出了自己的心愿。“那天我们把准备买花和礼物的钱都捐给了那个孩子,还参加了德州组织的小城大爱献血活动。”丈夫的支持,让张俊特别满足。“最初,我想为孩子做一个有正能量的好妈妈,随着做公益次数的增加,我渐渐爱上了这份‘事业\’。”张俊一边说话,一边准备大米、食用油,要奔赴德平养老院,去看望那些孤寡老人。在她身边帮忙的,是她上大一的女儿。
女儿把张俊参加这些活动的照片、视频都收集起来,带回学校,和同学一起分享。“妈妈经常带我下乡,让我亲身经历帮助的过程。我渐渐懂得了感恩和珍惜,并一生铭记。”张俊女儿的这条微博,被同学转发了上百次。
截至目前,张俊已经参加义工活动百余次,下乡帮扶70余次,帮助过50多名孩子,为56名孩子捐赠过衣物、学具,捐款万余元,并陆续献血2000多毫升。至今,这些温暖的数据依然在不断的增加中,以张俊的话来说,就是:“我要把这种对他人的关爱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直做下去!”
新闻推荐
...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