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报融媒记者 王泓钧
通讯员 王金贵 朱孟仓
在位于河东区的奥德装备集团研发中心,一款用户可远程操控的物联网燃气表深受市场欢迎,它采用连网式线上操作,衔接物联网,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一块小小的燃气表里,蕴含了物联网、大数据集成等创新技术,背后的动力源于政府、企业对科研的倾力支持。
五金机械、食品加工、家装建材等传统产业是河东区特色产业,拥有奥德集团、天同食品等现代化企业。近年来,河东区发挥特色优势,按照“人才服务+平台支持”模式,围绕企业、客商需求想办法、找路径,通过专业化招商、心贴心招才引智,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1至4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工业投资增长率分别达700%、157.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6.2%。
一位顶尖人才能带来一项高新技术,甚至可以激活一个产业。围绕企业所需的高端产业人才,河东区建立企业零距离服务机制,瞄准高精尖技术人才,与企业“一对一”对接,让尖端人才和高端工匠“为我所用”。“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我们帮服健全企业档案和所需人才信息,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助推新产品研发及人才培养,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河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林凡金说。
由人才汇聚迸发的高成果转化率、高市场占有率,引发企业跨越的连锁反应。山东建安实业有限公司围绕“特”字做文章,实现能源设备从源头到终端,一个产品延伸出多个配套销售链。“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组建起三个科研中心和50人的研发团队,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额5%以上,申请专利30余项。”山东建安实业有限公司副经理张永杰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覆盖了燃气管材管件、钢索转换普通燃气表、智能物联网表,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产品在多个市场领域站稳脚跟。”
把特色产业真正做出特色,把企业平台搭建成产业平台。位于凤凰岭街道的省级重点项目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是河东区为促进传统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招引的高端五金企业孵化平台,通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的模式,让更多的高精企业入园区,实现上下游产业有效融合,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行业,金科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将搭建集聚发展平台,带动当地燃气表、五金等特色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对入园企业的门槛,由原来“挖到篮子都是菜”向“优质菜”“高效菜”转变,将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收益的企业挡在门外。“我们实施联审机制,针对‘高精尖’技术化创新类的企业,符合入园条件的,双手欢迎;对高污染,高耗能以及化工类企业,坚决抵制。”临沂智能制造科技城招商运营负责人石伟说。目前,已有大唐网络、川铁电气、特来电新能源、科大讯飞等30家高端制造装备企业入园。
“让新娘变成红娘,引进一个招引一批,逐步构建起招商引资的良性循环。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金科产业园的关注,从产业入园、资金到位、项目建设等全过程服务,助力企业将前沿区打造成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河东区投资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夏立浩说。围绕发展特色产业,该区着力构建“研发+孵化加速+生产+运营+科技创新+生活”为一体的完整创新生态系统,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兴产业,推动中小科技企业加速成长,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同时,通过顶层设计实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信息共有、资源共用。对工程、投资建设项目,实施贴心帮办、全程代办服务,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我们对重点项目实施分级帮包责任制,确保每个投产企业以及新建续建项目都享有精准服务。同时,发挥中科临沂创新园、金科制造科技城等载体作用,打造两个一流水准创新创业平台,积极鼓励企业创新创造,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林凡金说。
新闻推荐
王安德“六一”节前走访部分学校 寄语临沂市少年儿童 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 争做国家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王永超通讯员赵伟)5月28日上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市委书记王安德到临沂市部分学校走访慰问,...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