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庄合作社的收购点,每斤洋葱0.5元,比客商的价格高。
朱文朋(右)和第一书记杜开亮(左)一起商量下一步打算。掰着手指头,朱文朋算了算还有31万斤洋葱的销路没有着落。从大连、徐州来的收货商在村里已经有两周时间了,摊位上小喇叭里传出的收购价从前几日每斤三毛五分钱,涨到了四毛三,“他们也跟着咱们涨了,不过这个价还不行,除非他们的价格涨到五毛,咱才卖。”朱文朋摇着头说。
朱文朋家住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苗家庄村,这里“沂河西”牌洋葱的名号南至上海,北至大连,只要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没有不认可的。而他则是村里出了名的“洋葱状元”,种了整整30年,在村民心里很有威望。
可惜今年丰产不丰收,苗家庄村的洋葱价格跌到谷底。“我们村是‘沂河西’洋葱的主产地,村里种植面积达700亩,今年亩产在1.6万斤左右。”苗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铁成告诉记者,洋葱价格太低,严重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
往年,每到洋葱收获季,苗家庄村都有很多外省客商到村设点收购,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影响,加之客商恶意压价,导致洋葱价格一落千丈。
种了这么多年洋葱的村民心里有苦说不出,但如果不及时销售,没有冷库加之高温,洋葱很快就会烂掉,部分村民开始接受了客商的低价。
“不能让村民跟着客商的价格走,这明显欺负人。去年他们收七毛钱一斤,今年恶意压价,咱们‘沂河西’洋葱名声在外,少了他们也能卖上价格,我不信这个邪。”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年就这么低的价格卖掉了,朱文朋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跑到苗家庄村村“两委”办公室,找到了也在发愁的村支书李铁成和第一书记杜开亮,“咱们借助村里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抢收村民的洋葱,把价格抬上来。”
朱文朋的想法一下子打开了两位书记的思路,当天由他带头,三个人就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宣传,让村民把洋葱卖给合作社。可合作社不能给现钱,很多村民都持观望态度。
“老朱,你是咱村种洋葱的名人,每年还代理着400多万斤的销售量,你赶紧出出主意,这个事咋办?不能眼看着村民赔本卖啊。”李铁成说。
“我倒是有个主意,但是需要咱杜书记操心。”
“啥主意?你快说!”杜开亮问。
“发动爱心企业,咱们搞个仪式,现场过磅,现场发钱,4毛钱村民就能回本,咱们每斤价格给5毛钱,让村民多少赚点。”
“好主意,我这就联系。”
第二天,朱文朋带着三家爱心企业在苗家庄村举行了一场仪式,三家企业当天带着现钱购买了村里的5万斤洋葱。紧接着,村民就开始陆续把洋葱销售给了村里的合作社,三天的时间,合作社就收购了62万斤洋葱。
听说村里收购价每斤五毛钱,74岁的村民赵兴贵头天晚上把自家抢收的洋葱送到村委会,他种植的3亩洋葱,是全家主要经济来源。“去年收购价能到六七毛钱一斤,今年市场收购价才二毛钱,老朱帮着卖到五毛一斤,能搭把手装车咱也得帮着干。”
在朱文朋等人的带领下,苗家庄村依托合作社开始与客商打起了“价格战”。很快,村民手里就没了洋葱,客商收不齐货,轮到他们坐不住了,也跟着一点点抬价。
“我们先把洋葱囤起来,然后找销路,一点点卖,目前还剩30余万斤,这两天联系了临沂商城的‘网红’,打算在村里搞直播带货,估计很快就能销售完。”朱文朋表示,明年他想着在村里建一个销售市场,到时候,村民在定价上会有更多话语权。
朱文朋说,洋葱是苗家庄村人的饭碗,不能因为今年价格低了,明年村民就不吃这个饭了,一定要想办法保住它,让村民靠它挣钱养家。
新闻推荐
电子税务局“全攻略” 一“扫”便知 临沂市税务局发布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电子手册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胡志英宋波通讯员商福庆赵冰洁林勇)近日,为方便纳广大纳税人熟悉和掌握电子税务局操作应用,国家税务总局...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