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报融媒记者 曹鹏飞
通讯员 冯菁菁 董青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达产,是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罗庄区坚持“服务全链通”理念,聚焦企业难点、痛点,着力问题解决、政策落实,创新“帮发展、帮合作、帮解困、帮落实、帮化解”的“五帮为企”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盯困难 抓导引:
发展路上“摆渡人”
电子显示屏上生产数据实时更新,运载车辆来回穿梭,压轧机器忙碌运转——山东盛阳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秩序井然。2月份申请复工,6天恢复正常产能80%,如今全部复工达产。公司生产协调组组长李景回忆:从精准复工复产到加足马力满负荷运转,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而就在2月初,李景每天都为企业复工焦心不已。盛阳金属作为罗庄区不锈钢产业集群的龙头支柱企业,可为多家下游企业提供不锈钢半成品,仅春节期间积压下的订单价值就达上亿元。万般无奈之际,企业帮扶干部——区政协机关服务中心主任主父国文围绕企业“堵点”,带着精准方案,上门服务了。
物资不足,他向工信部门反映,四处奔走争取了几千只口罩、一批额温枪和上千支便携次氯酸消毒液;员工返岗难,他积极协调各街镇,组织本地员工就近返岗;物流受阻,他多方咨询,协调运输车辆,保障产品运输通畅。随着难题逐个破解,3月初,该公司产能全面恢复并为下游企业打通了复工产业链。
政府服务“跑在前”,企业复工“醒得快”。罗庄区聚焦“服务全链通”,在全区各部门选派159名干部深入172家重点企业开展“五帮为企”活动,全过程追溯企业困难,全生命周期帮助企业发展。同时,着力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盯政策 抓落地:
化危为机“及时雨”
“今日包裹运送量突破58万!”
已是深夜11点,临沂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强仍在忙碌。这几个月,他的心情就像是在坐过山车。
一边扛着保障重要民生物资运输重任,一边背负着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责任和1300多名员工的希望,复工一个月以来,每日快件运送量从最初的3.4万陆续恢复至先前水平,张国强才稍稍舒了口气。
作为罗庄区率先复工复产的快递企业,张国强透露了快速“恢复元气”的秘笈:早在2月初,他们就收到了区委督委办帮扶干部何绪飞的“政策大礼包”。
“一有惠企补贴出台,他准会带着整理好的文件来找我,需要的材料清单都很详细。”张国强说,哪怕100块钱的补助,他也愿意帮我们跑腿。现在已争取到稳岗补贴67621元,电费减免1006元,每月社保费用省了10万多元。
“用真心,换真情”,在罗庄,无数像何绪飞一样的帮扶干部通过真心、走心、入心的帮扶,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与赞许。
疫情虽然让企业遭受损失,机遇之门也在开启。罗庄区在县区层面率先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渡难关、战疫情、保发展”十五条措施。这些纾困解难的帮扶、政策红利的兑现,提振起企业“化危为机”的信心。现总投资10亿元的申通快递二期工程已开工,届时可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年实现税收过亿元。
盯链接 帮合作:
汇聚蝶变“同心圆”
多台高效节能的新型铝熔炼炉马力全开,配套有低压脉冲式环保除尘系统、水浴式铸锭线、机器人码锭系统的生产线运转有序——从生产原始铝水、铝锭到5G+精密铝合金产品走向全国,山东利信铝业有限公司经历了艰难的疫情考验,而在这期间,他们有一位特殊的“守护神”——区医保局办公室主任夏添。
带着初夏的蓬勃朝气与满满希望,夏添又一次来到了利信铝业,一并带来的是融资1100万元、利息节省30万元的好消息。
既来帮扶,夏添就把自己视作企业的一员。前年,企业决定延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夏添积极向上反映,协调有关部门,将公司周围闲置、低效土地进行整合,建造标准化生产厂房。他为企业牵线搭桥,与同样帮扶的慧江混凝土有限公司达成近400万元的合作。
在企业总经理王永利的印象中,从来到的第一天起,夏添就一直在为企业忙前忙后。如今,企业已经由当初的只能生产初级原料,发展到生产高端压铸铝合金产品,年产量突破10万吨,成长了10多倍。
现在,利信铝业正准备瞄准高端铝产品制造,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开展技术合作,筹备建设山东省轻质合金绿色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五帮为企”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帮扶干部累计解决困难问题483个;向省内外地区发出协调函103份;通过“一窗通”服务平台为企业办理业务8137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159份;为区内47家企业发放贷款12.17亿元;为148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39万元;为10170户次企业减免税费1659.1万元;为符合稳岗返还条件的462家企业、2.19万名职工,返还稳岗补贴525万元。
新闻推荐
立足“大而不够强、美而不够富、新而不够精”的现状,临沂将全面放大优势、聚力补齐短板,加快推进“由大到强”“由美到富”...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