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的文化活动中心多好,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排练节目。”日前,退休职工李淑荣在街道综合文化站排练室内对笔者说。
近年来,沂南县界湖街道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新机制,不断夯实文化基础设施,提高文化队伍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提升村居“软实力”,在界湖大地上舞出了一片新天地。
◎产业规划引领发展方向
街道设立1000万元的文化发展保障基金,鼓励、支持有经济实力的城区村集体投资、个人出资自办文化事业,引导社会力量赞助村居文化建设。南村社区投资3.2亿元开发建设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湖套社区引进山东欧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8亿元建设了诸葛亮城,成为沂南首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街道规划打造了集文化、旅游、观光、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十里汉街,是国内最长的一条汉文化商业街,也是规模最大的汉式建筑群。
按照规模大小,将街道120家文化经营业户划分为三类,分类施策,带动全街道各类文化单位、团体快速发展。小型团队侧重“精”和“特”;中型团队注册成立各类文化公司,承揽庆典、表演等文化业务;大型团队侧重走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路子。
◎设施保障夯实文化阵地
走进界湖街道,综合文化站内图书阅览室、排练室、书画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等一应俱全,各个社区文化广场内健身休闲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街道今年投入了60万元对原有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新场所集图书阅览、信息共享、多功能厅、排练厅、乡情民俗展示于一体,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教育、科普宣传、信息传输、娱乐休闲等公益服务效能,配备了电脑、电视、照相机、乐器、舞台等设备设施。
“我们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投入了100余万元,对24个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完善,新建群众文化活动小广场48处,实现了社区活动场所全覆盖,自然村小广场覆盖率达到100%。”街道文化站长卢英海告诉笔者。
◎文娱活动丰富百姓生活
11月15日上午,界湖街道付家庄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歌舞声,由“东方红”剧团自行组织的广场舞大赛吸引了周边3个乡镇的18支民间文艺队参赛,近千名群众驻足观看。
街道从群众的文化诉求入手,由原来的“一枝独秀”到“村村唱戏村村舞”。现已发展庄户剧团3个、舞蹈队60支、规模文化产业5处。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第十一届广场艺术节、柳琴戏走进社区汇报演出、智圣汤泉啤酒节系列文艺汇演等大型文艺演出 12场次;庄户剧团联手多家演出团队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演出20余场次;配合电影公司完成了“一月一场电影”活动任务;南村村史馆承担了省内各地区学习参观接待任务100余次。
通过一系列措施,界湖街道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文娱活动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卢克叶 陈建鲁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在山东省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评审公布名单上,沂南县铜井小学代表该县接下省级课题《人文主义视野下小学数学生本作业的实践研究》,标志着该校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近年来,该校以打...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