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沂南县蒲汪镇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子,把生态建设作为强镇富民的重要载体,大力开展美丽宜居生态家园建设,牢固树立抓城镇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继先后获评临沂市园林小城镇、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后,今年3月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宜居小镇。
科学规划编制,增强城镇载体功能。
在美丽宜居小镇创建工作中,蒲汪镇坚持环境、经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科学规划镇驻地建设,聘请山东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了长虹大道、莒大路两侧、镇驻地、长虹社区建设性详规,进一步拉大城镇框架。该镇委托临沂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蒲汪镇环境规划》,确立了绿地、林地的建设面积和污水排放治理体系,为高水平的建设美丽宜居小镇确立了发展方向,工业经济开发片区、高效农业开发片区、新农村建设片区、镇驻地高贸开发片区四大核心发展板块布局合理,投资1.2亿元建设了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长虹社区商居配套工程及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运动中心,在长虹大道两侧投资9000万元建设了总长度2600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明清风格商居配套工程,年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亿元,实现城镇从业居民安居乐业。
实施亮点工程,带动品位整体提升。
蒲汪镇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以广场、公园、小游园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公共绿地建设,打造城镇景观亮点。对镇区进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镇域主要道路绿化率达到100%,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66.8公顷,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投资600万元、占地2.1万平方米的长虹文化广场,活动舞台、休息草坪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园林化工厂、园林式小区、美丽宜居生态家园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70%,城镇园林绿化品位得到整体提升,每年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100%,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5%以上。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一改四化一整治”工作,在瓦插檐等15个村全面启动改厕和村庄“五化”提升工程。把村庄道路硬化“户户通”与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紧密结合,坚持农村改厕和村庄道路硬化、排水沟“三位一体”同步实施,提升了村庄生产生活条件。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可持续生态系统。蒲汪镇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惠及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有力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成立了专业的环卫队伍,负责全镇的日常保洁工作,有效杜绝了脏、乱、差现象的发生,投资90万元购置了垃圾车5台,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处,日均清运生活垃圾12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大绿化执法管理力度,成立了执法中队,开展不定期的督导巡查,保护环境整洁成为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开展河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向农民普及生态农业知识,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做大做强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竞争优势,该镇在圣母河流域投资1.2亿元,依托“一河两岸、一路两带”打造长5公里的“圣母河流域万亩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带动周边20余个村庄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发展绿色蔬菜5000亩、玫瑰2000亩,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有效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生态工业工程,严格项目准入制度,坚决取缔土小项目,严格执行企业环评制度,在项目的选择上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不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不盲目上项目、扩总量,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做到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确保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张现会
新闻推荐
5月12日,在沂南县铜井镇灵山村,沂南县家园兔业养殖合作社的志愿者在为联系户任贵杰(右)饲养的兔子打防疫针。共青团沂南县委扎实开展志愿扶贫活动,与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沂南县家园兔业养殖...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