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青驼镇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以孝德文化为抓手,创新农村养老新模式,在全镇推广设立了家庭养老孝心基金,以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为依托,充分发挥子女孝老、社会敬老、政府助老的孝道文化,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生活上有照料,在精神上有慰藉。
孝心基金助力精准脱贫。该镇在精准识别“回头看”中,发现有些老人子女虽有赡养能力,但是不履行、不完全履行赡养老人义务,甚至有的因兄弟姊妹们不合把老人当成负担,特别是70岁以上老人,除社保每月85元外,基本无其他收入,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因此该镇充分调动老人子女的孝老敬老优良传统,让子女承担起应有的赡养义务,同时积极发动社会爱心企业、人士参与到孝老敬老的社会大孝中来。
为稳妥推进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工作,该镇在河西村进行了试点推行,家庭养老孝心基金由子女自筹的孝心资金、社会众筹的爱心资金、村集体的补助资金、县镇的奖励资金组成。村里通过民主推选,成立了家庭养老孝心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与老人子女签订孝老敬老协议,保证孝心款的收缴。原则上每位70岁以上老人子女们交的孝心基金每月不低于 100元。另外,根据子女所交资金额度,给予每位老人每月10元以上的奖励补助。资金管理上,设立专门账户,实行账户分离,村级保管密码,镇里保管银行卡,资金封闭运行;同时对经济不好又很孝顺的子女给予额外奖励补贴,对因灾病等原因遇到困难的老人提供二次补助。
孝老敬老成为一种习惯。该镇专门成立了家庭养老孝心基金管理办公室,在全镇80个村组推广该项工作,已有79个村组完成上半年孝心基金的筹集及发放,其中筹集社会爱心捐款96万余元。“刚开始的时候,极个别的村民不愿意缴,感觉多此一举。通过孝心公示榜‘晒一晒\’,让大家伙儿看看,这招挺管用。谁要是再不孝顺,就会被别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斗沟村党支部书记董德福说。该村每月还对老人子女协议履行情况进行“比一比”公示;每年举行“十佳孝星”等活动的。“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的目的是引导不孝顺的子女孝顺,孝顺的子女更加孝顺,吸引更多的人自觉效仿、主动尽孝,进一步促进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的形成。
孝心基金使社会更和谐。西斗沟村有位周大爷,今年75岁。他独自拉扯三个儿子长大,并帮助孩子们各自成家。但因子女多,家庭负担重,在给小儿子办婚事时已无力承担婚房,因此父子之间一直存在隔阂。今年周玉成告诉孩子们打算给老辈立碑,小儿子坚决不同意,表示立碑的钱不交。在村倡导孝心基金工作时,小儿子夫妇开始心理上不太接受,其两兄长觉得当时未能帮助其弟也对不住兄弟,就告诉村孝心养老理事会说:“如果老三不交,我们弟兄俩给交上。”村孝心养老理事会上门做思想工作时告诉了小儿子其两兄弟的想法,并就孝心基金工作进行了解释。后来三儿子夫妇觉得是自己不对,于是把孝心款交到了理事会,在清明那天父子四人还一起去添土上坟。
孝心基金让子女感恩,老人感动,企业树形象,干部得民心。青驼镇将不断加强对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工作的指导,保证孝心基金工作长效化、常态化运行。
牛军四
新闻推荐
为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孙祖镇人大积极响应“两学一做”活动,把践行“两学一做”作为履职尽责的一部分,做“两学一做”的先行践行者,不断巩固“学”“做”成果。担当政策宣传员,政策宣传...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