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讯 眼下,正是蜜桃成熟的时节,沂南县最偏僻的岸堤镇冯家庄子村蜜桃收购点一片繁忙,每天都有十几辆满载着大蜜桃的货车,顺着新建成的镇村公交路驶入京沪高速,运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沂南县围绕“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加大山区交通***,一条条道路相继完工、一道道关卡先后打通,加快了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完善路网,构建大交通格局。如今,高速公路—快速公路—乡村公路,密集的道路网络纵横交错,如蛟龙盘卧在沂南大地。“十二五”以来,沂南县公路规模全面提升,全县累计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15亿元,新改建县乡公路200公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6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40公里。先后建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公路、沂蒙生态大道、打通了泉重公路石崇崮隧道,建设了沂河右岸汶河大桥、蒙河大桥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村村联网公路460公里,全县292个行政村(社区)由村村通实现了村村联网。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胶新铁路为主动脉,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道路相连接,农村公路联网,“三高一铁、六纵六横”,四通八达的大交通格局,为实现脱贫攻坚,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打下了良好交通基础。
集中攻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全县上下脱贫攻坚的冲刺热潮中,交通扶贫被放在了优先位置,确立了“三个优先”建设思路:优先建设人口密集、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开发路、致富路,开工建设县城夏庄—竹泉道路、沂南—临沂快速通道建设、新改建泉重公路沂南段等县乡公路10条150公里;优先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农村客运站点和镇村公交步伐,开通双堠—黑山庵镇村公交;优先支持“连成网”的出境路、打通“断头路”,建设马牧池至桃花峪环山公路连接线15.6公里、长虹公路湖头至蒲汪公路8.5公里,新改建马牧池红卫桥、双堠和平桥等5座大中桥梁。为进一步解决制约山区群众发展的瓶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先后累计投资2.3亿元,改建了沂新公路、高界公路北段、光伏产业园区道路、岸堤镇村公交公路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如今,全长27公里的岸堤镇公交公路沿线穿越23个行政村,3万群众受益,道路经过农民家门口、绕过田间地头,开通了6台纯电动新能源公交客车。路通车通,不仅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也对沿线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自从通了路之后,山里群众积极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在公路沿线大力种植桃子、板栗、大棚蔬菜等,目前沿线已规划建成果园3000余亩,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00多元。
因势利导,共享交通扶贫新成果。乡村旅游是沂南县实现产业脱贫的优势突破点,沂南县在交通扶贫中,坚持把通往旅游胜地、红色景点的公路作为建设重点,先后投入专项资金3.2元建设和改造了铜井—孟良崮、南石门至五彩山、竹泉—马泉创意园等公路工程8项,新辟里程100公里。使北寨汉墓、智圣汤泉、竹泉红石寨、沂蒙影视基地等一大批著名旅游景点纳入了全县“六纵六横”大交通网络,游客乘坐客车可直接到达目的地。借助红色旅游专线,连通贫困山村道路。去年,先后对党性教育基地公路、沂蒙生态大道、岸堤镇村公交公路沿线30个村庄修建连接线道路40公里,促进了山区旅游开发,带动了山村农民脱贫致富。沿村路沿线建起的农家乐饭店、宾馆200余家,生意堪比县城火爆,农家出产的土特产成为游客的抢手货。农民富,精神足。从羊肠小道到柏油大道,从山民肩挑背驮到客车通进大山里,从不为人知的人间胜景到八方游客纷至踏来,沿线百姓着实体验到交通发达,旅游兴旺,经济受惠的喜悦。 (麻杰 孙兆明 刘智)
新闻推荐
沂南讯铜井镇结合实际情况,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工作。精心筹划,迅速行动,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全镇党员数据库。对全镇党员组织关系进行了彻底的摸底清查,分类建立台账;梳理汇总已排查党员总数...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