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的山歌手在游艇上给《刘三姐》剧组表演对山歌(上接06版)
柳州市著名民俗专家黄晓平说,山歌的演唱可以即情即景,几乎包含所有的生活空间,也涉及乡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后来又有政府组织的宣传各种政策的山歌会。在柳城,人们如果想唱山歌,可以赶歌圩、唱歌堂、参加山歌大赛。
赶歌圩
8月20日,听说马山镇有集,邓水凤约了3名歌友去赶歌圩。可是当日不凑巧,天气炎热加上正逢农忙双抢,歌圩无人。虽然场面令人遗憾,但邓水凤说,歌圩如今在柳城确实还比较“有搞”。
据了解,二十世纪上半叶,柳城六塘镇的山羊坳、四塘的茶山、古砦乡的风景坳和太平的芦湖,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都是群众自发云集唱歌的歌圩,每年的春节、中秋,成千上万的各族青年男女便聚集于歌圩,纵情放歌,盘唱应答。如今,柳城真正意义上的歌圩有大埔镇老市场歌圩、太平镇磨盘山歌圩、东泉镇对河礼堂歌圩、马山歌圩等,其他圩镇偶尔有老歌手在圩场之日对歌,多不成规模,且大多是逢圩日才小规模地举行。黄三弟、方寿德曾经长期生活过的凤山柳江源头一带,早已不存在歌圩,圩日也无人唱歌。
目前,东泉歌圩是柳城境内规模最大的歌圩场,每三天一次圩场,邻近县市如柳州、鹿寨、融安及柳城其他乡镇的歌手皆会来赶歌圩,对歌会友。歌圩坐落于谢河边,依河岸的坡势而建,离圩市足有三四华里远,因而十分清静。歌圩全为水泥阶梯,几棵大树将沿岸长条形歌圩变成清风拂面的阴凉之地,可容纳观众1000余人。2006年5月,东泉镇人民政府投资5000元,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赞助10000元,地方民众也纷纷出钱出力,修建成目前的模样,立碑命名为“金嗓子歌圩”,因处东泉礼堂屋后,人们按传统习惯性地称它为“礼堂歌圩”。第五代歌师朱明生、周美英是这里的常客。
太平歌圩坐落在离太平镇圩场一公里的磨盘山上。此山是不高的土岭,山顶仅有的平地上建有侯信烈士墓碑,树木少而阳光强烈,空阔平坦之地极其有限,人们来此唱歌只能依坡势席地而坐。每逢太平圩日,邻近村寨的壮欢“发烧友”会定期来此相会对歌,每圩规模一般保持在100人左右。
起歌堂
“歌堂”是在某户人家临时性形成的歌唱场合,通常是在民俗仪式上主家邀请歌师来演唱山歌而形成的场合,邓水凤就经常受邀参加这样的“歌堂”,她出席一场最高身价可达到500元。
她参加的“歌堂”一般为各种红白喜事的酒席和宴会,或唱恭贺歌,如贺小孩出生满月、新居落成、嫁女娶妻、祝寿;或在白事上唱葬礼歌和祭祀歌谣,吟唱死者一生的事迹,歌颂其不朽功德,表达后人的痛苦与悼念;或作代言体演唱抒情悲歌,用山歌讲述生活的痛苦与人生的无奈,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宣泄郁闷之情。
而歌王黄三弟几乎是这种场合的半职业性的歌师,黄三弟生前的歌伴、与其一起长大的邻居覃耀曦,曾向来访者讲述他与三弟旧时在民俗仪式上唱歌的情形:“有讨媳妇的就唱讨媳妇的,有满月的就唱满月的,嫁女的唱嫁女的,拜寿的就唱拜寿的,起新居的就唱贺新居的,没要钱的多,
很远的(人家)请我们去的
给钱,上下邻里的不给钱。”
对歌赛
邓水凤也经常应邀到各地参加山歌大赛,“可是很少拿到第一名,因为评委们总说老看到我,还安慰我说年纪大了谦让些,要让更年轻的歌手出头”。2005年,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举办的“计划生育协会杯”山歌邀请赛上,邓水凤自编自唱获得了全区二等奖。而在2009年举办的计生政策山歌赛上,邓水凤面对曾获得“广西歌王”称号的谢庆良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一上台就连连发问:“我村有个是残疾,的的确确不吹嘘。她今想生第二胎,计生部门批不批?”“我问了一句又一句,千万莫讲我多余。我有个女十八岁,结婚合时不合时?”一连串涉及政策法规的问题把歌王难倒了,歌王对不出歌来,引来台下笑声一大片。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柳城县充分意识到山歌在宣传国家政策方面的效果,委托文化局、文联、文化馆等单位选派歌手,以竞赛的方式对唱山歌,规定山歌的主题和演唱程序,事先选好比赛时间和地点,提前几天贴出海报,以吸引观众到时前来观摩。
新闻推荐
十七年培训品牌学电脑学会计到万科职业学校解放南路170号:2866259))ww.kedu.rg话:13977295544市北郊近十八亩猪场转让,场内鱼塘等设施齐全,优良养殖基地13481229657柳江一开发区西面1050平方米,厂房高...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