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城新闻 > 正文

《记者走乡镇》大型系列报道柳城之古砦仫佬族乡 双科90分以上每人奖10元 覃村屯自设奖学金奖励学习优异的孩子

来源:柳州晚报 2011-08-10 19:3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雷媛媛红地毯、星光大道、五光十色的灯光,这些在古砦仫佬族乡覃村屯颁奖礼上都没有。那又何妨,对于覃村屯的村民尤其是孩子来说,这个颁奖礼的重要性不亚于古砦开塘节。

7月9日晚,天还有点亮,覃村屯的老老少少就拿着板凳走进覃村小学,当晚这里要举行每年假期例行的颁奖礼。“颁奖礼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快点坐好。”覃村屯村委主任冯秋生扯着嗓子喊着,孩子们都拥着往前挤,没有座位蹲着也无妨。也难怪他们这么兴奋,因为今晚上台领奖的“明星”正是这群孩子。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覃村“奖学会”负责人之一覃记安宣布了获奖名单:这个学期期考,我村学生考得不错,双科90分以上的有40人。下面请这些获得好学生奖的学生上台领奖,人数多,分4批上来。”40个孩子兴奋地排着队上台,没有奖状,奖品就是10元现金。一拿到钱,孩子们就炸开了锅,有几个想马上跑到村口小卖部买零食,被大人们拦下来。

“安静一下,安静一下。”冯主任不得不控制一下场面,下面颁发学习进步奖5名。”这次的奖金只有5元,但对这5名孩子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通过奖学金来激励覃村的娃仔读书,这就是我们奖学会最终的目的。”覃记安说,现在每年都出大学生,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也有奖学会的功劳。

1987年以前,覃村学生学习的情况令人堪忧,小学期终考试102人参考,双科及格的只有14人,及格率才10%。覃记安说,那时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偏低,简单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些父母要么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要么就以“一训二骂三开刀”的滞后方法教育孩子。再加上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辍学率不断提高。无所事事的青少年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空白点,同时也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到1987年,该屯才有一人考取大学。

村里的党员、离退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村里为此开了会,经过多次商量,决定采取奖学重教的措施。1987年开始,覃村屯决定成立屯奖学会,在村民中实行捐资助学制度,通过村民自愿筹集、发动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和离退休干部捐助,或发动村企业捐助。村民们对这个制度没有异议,顺利地通过了。

一开始,按每户捐一斤谷子 计算,奖学会负责人拿着麻袋挨家挨户收谷子,再把谷子转换成奖学金。但是谷子不好保管,这个方式只执行了一年就取消了。第二年,奖学会把谷子折算成钱,大约一毛钱一斤,每户只交一毛钱。

后来随着物价水平不断提高,捐款由一毛钱涨到一块钱,并以人头计算。这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覃记安将这个过程称为“一毛钱探路,一块钱成制度”。

每个学期结束,奖学会就在村里举行一次表彰大会,奖励层面从学前班到大学生,奖励数额由5元到300元不等。奖励措施公布后,全屯学生自觉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潮,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实行奖学办法第二年,小学152人,期终考试有146人达到双科及格。对于考取大学的学生家庭,村里授予他们“成才之家”的奖匾,在入学那天,党支部还组织村民和舞狮队,敲锣打鼓送学生到车站上车,进一步激励学生读书的光荣感。学生们自编顺口溜:谁英雄、谁好汉,学习场所比比看,得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算好汉。”奖学会还帮助了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2005年,村上一对姐妹同时考上高中,但其家庭只靠父亲一人干活,生活十分困难。

奖学会不但按章程给姐妹奖钱,

还发动群众你30我50为其募捐,最后让姐妹俩都能读上书。自1987年实行奖学会到2005年的18年时间里,村里有大学生30人,高中、中专生39人,为全乡树立了榜样。奖学助学活动在古砦蓬勃兴起。

2005年3月份,古砦仫佬族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对覃村屯设立奖学会这一成功做法给予大力推广,先后在古廨、龙袍、梅垌屯设立了奖学助学制度。目前,全乡有乡级奖学助学基金会1个,屯奖学助学会4个,学校奖学助学协会9个。这些奖学助学协会累积筹集资金5万多元,获奖助学学生4000人次。

一个个奖学助学会的创办,解决了贫困学子的实际困难,激发了农村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的上进心,在全乡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爱心助学深入人心,让贫困学生都能完成学业,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新闻推荐

“我给党来写封信”征文昨日颁奖 柳州市青少年积极参加活动 ,成绩优异

□实习生郑凯晚报讯昨天,“我给党来写封信———广西青少年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颁奖仪式(柳州)在市图书馆举行。今年4月,接力出版社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此项活动,市图书馆组织柳州市多所小学的学生...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央视聚焦柳州酸笋2011-09-15 02:37
猜你喜欢:
评论:(《记者走乡镇》大型系列报道柳城之古砦仫佬族乡 双科90分以上每人奖10元 覃村屯自设奖学金奖励学习优异的孩子)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