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雷媛媛马山乡北浩村村委主任兰德贵很张扬,穿着印有北浩村字样的T恤,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北浩村的。北浩
出名了,《刘三姐》剧组的到来,让
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声名远扬。如今进到北浩屯里,村民们说得最多的
就是《刘三姐》。几个参与过《刘三
姐》拍摄的“土明星”,拉着记者侃
起了《刘三姐》的八卦。
最牛群众演员一人饰六角蓝吉香是《刘三姐》剧组最牛的
群众演员,她在剧中至少饰演了6个角色,有在“莫府”街摆摊卖绣球的大姐,排队到莫府领救济粮的乞丐,朝人扔菜叶的路人甲,还有给刘三姐伴歌的路人乙等等。
令她最难忘的一场戏是哭戏。剧中阿牛哥的父亲被莫怀仁放火烧死,众人悲痛不已。不仅主演要哭,群众演员也要哭。群众演哭戏时却没有情景 再现,而是面对光秃秃的石崖。一名剧组人员在一旁指挥着大家:难过一点,再难过一点。”无缘无故的真是哭不出来,突然人群中有人开始啜泣,气氛一来其他人跟着哭起来,还留下了眼泪。“好好好。”导演余明生连声称赞,这一幕一次拍过。蓝吉香说,那时真有人哭红了眼睛,特别入戏。
一来二去,蓝吉香也跟剧组混熟了,一个副导演经常托她找群众演员,她就兼职当起“星探”。有次剧组需要一个孩子演员,村上虽然有孩子,但普通话说得不好,为此她专门跑到镇上幼儿园找小演员,还“面试”了好几个,才终于挑到一个小女孩。导演一看就满意,她这“星探”的眼光还真不赖。
不光是北浩屯,马山乡好几个村屯都有人到剧组来当临时演员,据了解,截至拍摄结束,柳城县共有600
多人次参与电视剧《刘三姐》的拍
摄。在马山,你一不小心就可能碰上“土明星”。
“柳之远”有惊无险游龙江
兰德贵没有上镜,不过他参与了一项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为剧组开
船。电视剧《刘三姐》大部分取景在
龙江,而“三姐家”刚好在龙江对岸,每天需要坐船往返。兰德贵家的两条船每天负责载送剧组。莫以为就是开开船,好多镜头都是通过船来完成。”蓝德贵说,要是船没开好,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就比如“柳之远”著名演员鲍国安饰)游龙江那场戏。
拍那场戏的前几天一直在下雨,河水上涨,浑浊而湍急。“柳之远”坐在木船“柳字号”上面,兰德贵的船在前面拉。由于水流急,拍着拍着,突然连接两条船的绳子脱了,没有动力的“柳字号”被水流带着走。导演 、兰德贵以及岸上的人都吓坏了,几个村民赶紧跳到水中,用身体顶住船帮,才稳住了“柳字号”。真是有惊无险啊!“我有九条命都不够吓啊。”兰德贵事后跟剧组说:我的船沉了不要 紧,你们人不能出事啊。”村民们的认真 、热情,让剧组很感动。
三姐吃得少阿牛哥晒得黑
剧组的到来,让村民们见到了真正的明星。
“刘三姐”舒畅是大家最关注的演员,可村民兰运贵却不太“买账”:漂亮是漂亮了,就是太瘦,那手瘦得跟鸡爪一样。”他透露,舒畅很少跟剧组一起吃饭,要么就吃几口,要不就是让助手切几片哈密瓜,就算一餐了。有一次,一个剧组老师特地到村里给她做饭,煮了鸭子和鱼,可她也没吃。
“‘阿牛哥 ’刘冠翔就不同了,他胃口好得很,我们这里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从不计较。”兰运贵比较欣赏阿牛哥。拍戏时正是最热的时候,阿牛哥就顶着太阳拍,“晒得黑麻麻的,比我们农伯还要黑。”“别看这些演员风光,其实这演员也真不好当。”兰运贵说,他以为演员 、导演拍戏肯定是大鱼大肉,没 想到就是简单的鸡蛋炒饭,早上吃些油条馒头,跟群众演员吃的一样,没有特殊待遇。
看过了电视剧的拍摄,村民们算是开了眼界,聊天时还时不时蹦出“拉长镜头”、“分镜头” 、“机位”等专业术语,他们现在最期待的就是电视剧的播出。
电视剧《刘三姐》剧组的到来,确
实给北浩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年过去了,村民们仍对拍戏的事津津乐道,他们不仅是在回味,更希望通过电
视剧《刘三姐》来宣传 、开发这片美丽
的土地,给村民们带来更大的实惠。
新闻推荐
□记者李书厚陈跃文晚报讯炎炎夏日,满大街的西瓜随处可见,它们形状大体相像:有椭圆形的,有球形的。可几天前,家住磨滩路4区28号的赖师傅,在市场买到一个外形“脱俗”的西瓜,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西瓜!”...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