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城新闻 > 正文

40多年前,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柳城洛崖前前后后迎来了400多名“插队知青” 知青城

来源:柳州晚报 2011-09-22 18:05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吴再丽周艺湘故事讲述时间:2011年9月17日地点:柳城县洛崖知青城主讲:昔日下乡知青李桂兰、张寿枝、冯克强“五年的‘插队\’生活,酸甜苦辣刻骨铭心。现在翻出那些事,儿子、孙子都觉得难以置信,都讲我是编出来的。”已经60多岁的“插青”李桂兰说到那段知青经历仍唏嘘不已。

李桂兰说,知青岁月里有许多难忘的事,许多原本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凡的事,但在那个特定的岁月里,平凡的东西也就有了不平凡的含义。比如抓犁耙、筑梯田、修水利、担大粪……当 年的追求、拼搏与奉献岂是像昨夜星辰昨夜风那般容易轻忘?李桂兰是家里的独女,她是在父母的忧心下坚决选择了到农村锻炼。她认为这既可丰富自己的阅历,又对自己的成长有一定的益处。不过,当她来到洛崖时才发现自己真的吃不消。每天,需起早贪黑地跟着生产大队到地里干活,晚上则担惊受怕在漏风漏雨的谷仓里度过。为了争取和大锅饭挂钩的工分,她翻地、犁田、插秧、施肥、收割,种种农活都干过,硬生生把自己从读书写字的女学生练成了农活高手。

“当时我们天天都是‘两头黑 ’。出工时天还没有亮,做完最后一节工回到家都晚上八九点了。这些都还能适应,最害怕的就是下水田,现在想起我鸡皮疙瘩都还起。”知青张寿枝说,以前的水田被人们称作“裤裆田”,田很深,人站在田里泥水差不多没到人的裤裆,让人抽脚都难。水田里大蚂蟥很多,被蚂蟥吸血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一个知青为了把吸附在脚上的蚂蟥去掉,情急之下用镰刀对着蚂蟥一挥,蚂蟥是甩掉了,但自己的脚筋也被砍断了。现在想起那个场景都还怕得要命。

“知青生活,思乡是让人觉得最酸涩的。”冯克强说,在那个岁月里,农村普遍没有电,就连点煤油灯的“水火油”也要定量供应。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期待着能招工或放假与家人团圆的明天,就是知青生活的真实写照了。不过,苦中也还是有乐的,比如知青在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大家能充分感受到户主的关怀,并与户主建 立起深厚的情谊。

知青情、知青事,道不完也说不尽。

新闻推荐

越土的东西人们越爱,每板豆腐,从磨到压到煮,都是她一个人纯手工制作 三娘豆腐洛崖“一绝”

□通讯员胡院彬国庆黄金周临近,这一两天,柳城县洛崖知青城的居民三娘(读niang,第一声)又是泡黄豆又是泡糯米,忙得“碌碌转”。“国庆县里面在我们这搞知青文化狂欢节,我准备做多点水豆腐,还做点糍粑,到那...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40多年前,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柳城洛崖前前后后迎来了400多名“插队知青” 知青城)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