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潘贵华晚报讯 近期,由于连续高温少雨,加上水库年久失修,柳城县东泉镇凉亭村公园屯三队 、三村屯六队 、七队的稻田大面积干旱缺水,为保证种下去的二苗正常生长,村民们采取集资的办法,挖沟埋管引水抗旱自救。
9月1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凉亭村公园屯三队。队长赖年寿介绍,凉亭村公园屯三队 、三村屯六队 、七队共有水田600余亩,由于每年都发生干旱,其中大半种的是甘蔗。“其实,种甘蔗不如种水稻好。”赖年寿说,离村1.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六集塘水库,由于年久失修,水库漏水,再加上干旱,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今年初,三队 、六队 、七队村民就集资2万多元,维修了水库。
村子旁边,有一条小河沟,一年四季都有水,为了灌溉,很多人家都花钱买了抽水机,自己到河沟里抽水。
但是,由于村里的青壮年人都出外打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弱人员。
一些老人为了抽水,搬动几十公斤重的抽水机走在田埂上,甚至崴伤了脚。
村民们为了“抢水”灌溉,年年都发生争吵,甚至还有人受伤。一些人家干脆不种水稻,而是改种较为耐旱的甘蔗。
“8月初,我提议由三队 、六队 、七队村民共同集资,将小河沟里的水引入水库,然后灌溉三个队的水田。”赖年寿说,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各家出钱出劳力,开展抗旱保苗。三个队的村民平均每家出资500多元,共集资近2万元。“村民黄朝晖在村里养猪,经济条件稍微好一些,他主动垫资1.8万元,购买了水管 、电线 、抽水机等。”在赖年寿带领下,记者来到通往水库的山脚,见几十位村民正在挖沟埋管。“天气这么热,大家已经连续干了5天。”赖年寿说,还用两三天时间,管道就可以铺设好了。
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了公园屯村民黄朝晖,他说,抽水管道已经铺设好了,现在已经开始从小河沟往水库里抽水了。
新闻推荐
□记者李华去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张素琼的提案《规范柳州市社区公章管理》不仅获得“优秀提案”,后经有关部门办理后,还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而她的这提案的线索正是来自于当时晚报关于“社区...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