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专毕业后,他成为去广东“打工族”中的一员;2008年,他成为“返乡潮”中的一员;2011年村委换届时,他成为田厂屯的队长;而今,他的身份变得很时髦也很神秘,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他正在为家乡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
他就是柳城县龙头镇田厂村村民,也是柳州市首个农村社工站的第一个驻站社工苏明金。
6月26日,记者第一次见到皮肤黝黑的苏明金,他善于与人沟通,时刻面带笑容。7月15日,再次与他面对面进行交流,才逐步了解其一步步走来的坚持,在身份转变中对梦想孜孜不倦的追求。
2008年返乡后,他搞过养殖 、种过水果。这些创业探索并不成功。2011年,他被选为上田厂屯的队长。这段村干部的经历,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重要影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思考农村的一些弊端和出路”。也许是多年在发达地区打工的经历,让他在发现和接受新鲜事物方面变得敏感,经过一番查阅 、请教与思索,“社会工作者”这个对于很多城市人来说都还陌生的职业成为他的选择,他的想法是“用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来改变农村的一些陋习,促进家乡的进步”。
通过自学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2012年他参加考试并取得助理社工师资格,同年还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的社会工作专业。随着理论知识的增长,实践经验匮乏的问题凸显出来。再经过了解,他发现广西区内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实习锻炼的机会少。
“何不到先进的地区去学习与实践?”今年初,他选择辞掉了“村干部”的职务,前往国内社会工作及组织较为发达的广东,在一个社会组织内实习。
“身边实习的都是年轻的在读大学生,我是年纪最大的一个。”说起这段半年多的经历,苏明金脸上偶尔会露出尴尬的表情,可更多的是一种满足与兴奋。在此期间他一边学习实践,吸收国内外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和方式方法;一边也在等待机会,将社会工作的服务引入家乡,让乡亲们受益。
今年柳州市启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并选择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设立社工站。其中,首个农村社工站就选择在了他的老家,经过面试,他成为该站的首个社工,在31岁的时候,成为一名职业社会工作者。
7月15日,社工站正式成立。联系之前种种经历,他还是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描述接下来的工作。有“主场优势”的苏明金说,家长 、老师 、暑期返乡学生等,这些人都是潜在的社会资源。农村相比城市,资源更加稀缺,可仍有许多可以动员的志愿者资源,社工站将通过开设兴趣班 、课业辅导班等方式,取得村民信任;通过家访建立未成年人档案,评估他们的需求;通过活动,让村民成为志愿者,培育农村社会志愿者队伍……日报记者李俊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7月25日,柳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专家到大埔镇洛崖社区为患病的百年古榕会诊。经诊断,古树遭遇的是一种属于鳞翅目斑蛾科的朱红毛斑蛾病虫害,遭到该类虫害后,会出现大量的落叶病症。技术人员采取杀虫...
柳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