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柳城讯 8月28日,柳城县法院审结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在承办法官的现场调解下,双方当事人从立案到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签字确认仅仅用了3个小时。今年以来,柳城县法院对与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借贷纠纷、买卖纠纷、租赁纠纷、继承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案件,在立案、审理和执行各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快立、快审、快结”。目前,该院实行快立快审快结案件约300起。
据介绍,该院法官除利用工作日外,还根据当事人申请在晚间、休息日进行调解或开庭,灵活选择开庭时间和地点,简化开庭形式和案件内部交接手续,通过使用电话调解、现场调解等方式,三到五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可成功调解结案;充分利用立案大厅诉讼接待室、诉讼引导员,指导前来诉讼的当事人书写诉状,解释立案、庭审等诉讼程序,为当事人及时提供诉讼指导;对于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时、快速办理减、免、缓诉讼费;及时开展集中执行涉弱势群体案件专项活动,对列入重点执行范围、社会关注以及“特殊群体”的案件,加大执行力度。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柳城县法院取得了“案件调解结案多、当事人异议少”的显著成效,使矛盾得到有效、及时化解。在上半年柳州市法院质效评定中,该院有11项审判质效主要指标排名第一。(汪明沛 祝露露)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卢建宁“村里的环境卫生不好,被媒体曝光,有些垃圾没处理好,我们感到很惭愧。”“今天村里各家找一些人,共同把村里的卫生搞好,住得也舒服些。”……在3月份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大检查...
柳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