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柳城县太平镇的许师傅牛腊巴,不少人都竖起大拇指。因为他家的牛腊巴可是选用上等的新鲜黄牛肉,经过30多种天然香料腌制之后,送入土窑明火烘烤后再用天然茶油炸制而成。
所产的牛腊巴,香辣有嚼劲,百吃不腻,深受市民的欢迎。
牛腊巴一直是太平镇民间小吃,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牛腊巴的一则典故:相传唐朝元和年间,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做刺史时,与随从几人途经现在的太平地段,见天色已晚,便在一许姓小客栈落脚。好客的主人便拿出自酿的美酒与祖传秘制的牛腊巴招待客人,香辣且回味无穷的牛腊巴与美酒同饮,甚是美味,不知不觉柳宗元醉意已浓。第二天醒来,看到自己的随从仍醉卧未醒,桌上的美酒和牛腊巴早已一扫而光,柳宗元长叹道:“酒醒不见牛腊巴啊!”后来牛腊巴的故事就一直口口相传到今天。
许师傅牛腊巴的制作人许东州说,制作牛腊巴这门手艺可是他们祖传的,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我的公太(爷爷的爷爷)年轻时,专门请了一位从南洋(东南亚)回来的师傅制作牛腊巴,公太就把制作工艺学了下来。那个年代的牛腊巴还是作为米粉的配菜一起搭着卖的,产量虽然很少,可深受当地居民的喜欢。”牛腊巴制作工艺虽说不复杂,但要做得好吃也非常讲究。例如腌制牛肉必须用高度白酒,牛肉必须用炭火烤制等。
凭借这门祖传手艺,1992年,许东州试着加工生产小批量的牛腊巴,并把制作好的牛腊巴当成熟菜卖给顾客。没想到这一尝试,他的牛腊巴就更出名了。
1996年,一直想把牛腊巴产业做大的许东州到广州走了一圈,发现那边的牛肉都是包装起来卖,什么沙嗲牛肉、麻辣牛肉和咖喱牛肉,可都不如他做的牛腊巴好吃。
2002年,受到启发的许东 州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做起牛腊巴的生意,将牛腊巴进行包装上市,这样一来就比熟菜储藏的时间久了。许东州说,那时还都是纯手工制作,每天只出产50多公斤。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许东州生产的牛腊巴产量已经从原来的每天50多公斤增至500多公斤。那时整条太平街上卖的都是许师傅的牛腊巴,牛腊巴一下子火了。
如今,在柳城县太平镇,许师傅有了自己的许氏食品厂,除了生产牛腊巴之外,还创新开发了酱香腊巴和鸭舌两个产品。不仅如此,许师傅牛腊巴”品牌还入选广西最受欢迎旅游休闲食品,成为广西一宝并享誉国内外。(帅君唐小玉)
新闻推荐
小记者为“坚强小文”发起义捐 昨日现场共筹集爱心善款1.8万多元
▲小记者为小文捐款○○记者黎寒池晚报讯“小文很坚强,他在生活上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他早日康复,重返校园。”说这话的是柳州晚报小记者黎振骁,昨天一早,14岁的他从柳城县乘车到市区,把刚收到的50...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