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砦仫佬族乡覃村屯被列为柳州市乡愁文化示范点。覃村屯当地历史悠久的古民居、传统习俗开塘节、好学风奖学会、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等,演变成一个个萦绕心头的历史乡愁、团圆乡愁、耕读乡愁、红色乡愁,让人们对那里多了一些温暖的牵挂。
覃村屯古民居建于明清时代,历经三四百年的风雨侵袭,依然保存十分完好,那里的学堂、古巷、墙根、木门都散发着特有的历史韵味。覃村屯有柳城县境内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条条小巷纵横相连,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看得见历史留下的痕迹。
1949年,覃村人龙家盛以办学堂为掩护,在覃村开展敌后武装斗争,打响了柳城河西武装解放斗争的第一枪,使柳城解放战争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如今,覃村屯仍保留着完好的桂黔边人民保卫团柳城武工队活动旧址,是一片浸润着红色文化的土地,成为柳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路活动基地,成为唤醒人们的“红色”乡愁,缅怀先烈,感恩今天,得到心灵洗礼的精神家园。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覃村人淳朴的好民俗、好传统也得以保存与沿袭,成了无数离家人牵挂的乡愁。每年开春,覃村人就按人头每人筹1块钱购买鱼苗投放到20多亩鱼塘里。到秋社时节,大家把鱼塘里的鱼捞出来,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庆祝秋粮喜获丰收。而这时,对离家在外打拼的孩子而言,开塘节是一年当中最惦念的日子,是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日子,不管多远都要赶回来,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过开塘节。剪不断的乡愁,还有村中人和离家人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覃村屯为鼓励学子奋发向上,从1987年建立奖学会并沿袭至今,执行27年以来,村里的大学生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到2015年,全村已有一百多位学子考取了大学。群众高兴地唱道:“全村村民一条心,年年捐献奖学金,鼓励学生争‘三好 ’,人才辈出喜盈盈。”日报通讯员王艳萍邓克轶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汤晓逵)“哇!这个球好神奇,居然会发光!”“里面的电影很好看,那个恐龙好像要从屏幕钻出来!”……3月19日,由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共同主办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活动走进柳城县,来...
柳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