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工经济不强,无工财政不富。
柳城工业的嬗变一直在继续。在面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柳城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完善发明创造体系,促进园区的扩容增质,助推工业走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柳州金特新型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柳城县工业园区沙埔片区,业务涉及新型耐磨材料的研发制造、精密铸造等多个方面。该公司所生产的半轴会管法兰,是上汽通用五菱的配件之一。由于该产品的钻孔连接汽车刹车传感器,口径误差要控制在0.043毫米以内,对技术的要求非常严苛。在县相关技术 人员的指导下,该企业车间的有关人员一心钻研改良产品的耐磨刀片技术,并获得了成功。该项技术不但申请获得国际专利技术,公司也因此成为“土方机械用耐磨刀片技术条件”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至2013年,金特公司投入500多万元进行科技攻关,并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的人员给予奖励。2012年,金特公司仅拥有6项专利技术,2014年专利技术拥有量已达51项。依靠自主创新和高性价比的产品,金特已成为了柳工、柳汽等10余家大中型集团企业主要的合作伙伴,产品不仅得到了湖南、徐州、山东等地客户的青睐,还远销到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2015年1月,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这是广西首家成功挂牌上市的科技型新型材料中小企业。
以发明创造为重点,加快专利成果转化,是柳城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思路。该县积极推行“强企优企”工程,先后投入30万元用以引导园区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行发明专利申请资助和奖励暂行办法。在工业园区开展“发明专利扫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等工作,提升园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 务能力。2014年,全县争取区、市两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2项,获得科研经费326万元;发明专利申请121件,其中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2件;引导安琪酵母、鼎铭金属等一批强优企业进行改扩建,完成工业更新改造投资54.3亿元;川东公司、玉峰水泥、日田药业等7家企业获区工信委认定为广西信息化应用企业;圣特药业、鼎铭金属获自治区高新企业认定,新培育亿元企业3家、规模企业3家,投资超亿元企业23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38家。
企业提速发展,园区扩容增质,让柳城县的工业焕发新活力。
围绕打造“名、优、特”特色工业园的思路,该县统筹园区特色和产业发展特点,以符合政策导向、税收贡献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等系数为参照,不断增强在区内外的招商宣传推介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同时注重整合资源,对园区内低效、闲置或半闲置的企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进行扶持、整顿,使其加快建设投产,实现长效化发展。
2014年,柳城县实现工业产值79.5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21%;柳城县工业园区被列入广西“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建设”园区和30个产城互动试点之一。
日报通讯员汤晓逵
新闻推荐
修路:不再当“竹筒蚂蚱”“以前啊,就像竹筒里的蚂蚱,抬头只看到一点点天,但是怎么跳都跳不出去。”74岁的韦荣喜老人回忆说,骑个自行车出村还得带根木棍,就为了撬开带进车轮里的烂泥巴。说起百朋镇尧治...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