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三月三”,总有好吃的五色糯米饭和红蛋。
小时候,我家在柳城县一个毗邻宜州的小厂里,小厂四周都是壮族村落。壮族人是极重视“三月三”这个节日的,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家家户户都要蒸五色糯米饭、煮红蛋。五色糯米饭的“五色”即红色、黄色、黑色、紫色、白色。原料就是普通的糯米,而使之变色的是四种植物——红兰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一夜后的糯米,相应地就呈现出了红色、黄色、黑色和紫色,加上白色的糯米,这样蒸出的糯米饭就有了五种颜色。这样用天然植物染成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晶莹透亮,不仅美观美味,而且有一定的保健价值。
关于五色糯米饭,有一个传说——古时候壮家村寨有个青年叫特侬,与瘫痪在床的母亲相依为命。孝顺的特侬砍柴、插秧都背着母亲同去。每次他都带着一大包母亲最爱吃的糯米饭。不料这糯米饭常被猴子偷吃。特侬发现掐过枫叶的手染上了黑色,于是回家 后摘了些枫叶,用枫叶的汁液浸泡糯米蒸煮。猴子看见这么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再也不来偷吃了。后来,壮家人都学特侬做黑色糯米饭,后又逐渐用黄栀子、红兰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糯米饭,逐步演变成如今的五色糯米饭。
红蛋的制作极其简单,把鸡蛋或鸭蛋放到锅里连壳煮熟后,再用染料把蛋壳染红就成了。手巧的妈妈还会用织毛衣剩余的红毛线编成一个个小网兜,下面还飘着穗子,把红蛋装在里面,让孩子们挂在脖子上。
以前“三月三”不放假,孩子们照常上学。趁着还没上课,孩子们交换各自的节日美食,快乐瞬间充满校园。课间,有的孩子还拿着红蛋去跟别的孩子“碰蛋”,两颗蛋相碰,看谁的红蛋更“够力”。
记得那年“三月三”,单位里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同事亲手编织了几十个小网兜,里面装着红蛋,每人一份。一时间,单位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大家见面说得最多的就是“节日快乐”!
新闻推荐
柳城县寨隆镇至今仍保留着淳朴的民俗“唱欢”——欢歌对唱。村民们闲也“唱欢”,忙也“唱欢”;忧愁时“唱欢”,快乐时也“唱欢”;恋爱时“唱欢”,迎亲、相亲时也“唱欢”。“唱欢”成为他们传情达意的...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