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柳城县注重结合全县经济建设实际,以“三严三实”指导实践。县四家班子领导主动沉下身子,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抓项目、解难题,以推动柳城各项建设发展。
抓项目促建设
柳城县大力推进项目谋划、引进、建设,不断优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通过清单分解、销号办理,为企业和项目解决各类问题;同时,发挥县金融办职能,搞活投融资市场,帮助5家民族民品企业获贴息贷款2600万元。
为加快项目建设,该县选择建设规模大、投资强度高、拉动能力强的39个重点项目,由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牵头负责推进。
今年,该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5个,总投资31.5亿元,到位资金8.7亿元;全口径利用外资80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20%;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指挥部”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39个项目,总投资119.49亿元。
投资5亿元的圣特药业壮药基地项目主体工程、投资1.2亿元的五顺汽配(二期)厂房基础建设、投资4.65亿元的鼎铭金属不锈钢基地项目(二期)工程相继竣工。
沉下去解难题
该县深入推行“基层工作法”凝心聚力。结合“百名干部驻村屯”活动深入推行“十靠前基层工作法”,实行领导干部“一点一派”联系制度,县四家班子领导和各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挂钩137个村级党组织、129个机关 党组织、10个企业党组织,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为民解难。
为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该县大胆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探索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和空间。2015年给16个贫困村分别发放了1万元用作发展村集体的启动资金。截至今年5月,全县137个村(社区)中,有村级集体经济的104个,年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的13个,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2个。今年上半年,19个新建“村村通”农村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强特色谋转型
蜜桔、糖料蔗、蚕桑、食用菌等产业是柳城农业的特色和优势。为做好“精”字文章,使特色更“特”,推进现代集群农业发展,该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柳城农业的转型提质:一是继续实施“优果工程”和“生态果园”建设,制定柳城蜜桔系列地方标准,推广“柑桔—捕食螨—灯—黄板—有机(生物)肥”、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4万亩、柑桔黄龙病统防统治1万亩,黄龙病发病率由14.7%下降至4%。
二是推进“十大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创建蚕桑、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5.2万亩,新增生态果园1.62万亩、高效桑园5500亩、“双高”糖料蔗基地1.1万亩,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4个、“工厂化”养蚕基地3个。
筹资4350多万元推进柳城塘进“桑禅家园”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扩大建立现代蚕业(核心)示范区3500亩、拓展区1万亩,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标准化桑园3万亩。建设总投资3.51亿元的广西柳城县食用菌生态科技园。
新建的“公司+农户”旱鸭养殖规模和效益居全市第一位。国家糖料蔗基地县、东桑西移基地项目县、生猪调出大县、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基地县、广西食用菌生产标兵县的地位、广西林业产业十佳进步县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
日报通讯员雷昕
新闻推荐
“退休”绿皮车厢为废铁一堆,能干嘛?日前,有市民报料,柳城县凤山码头附近的一家农庄老板将两个报废绿皮车厢改装成了可以“栖息”的场所,里面床铺、厕所、洗手台应有尽有,装修得有模有样,俨然成了一个复...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