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由柳州市书画摄影名家组成的采风团走进古砦仫佬族乡古廨屯 、潘村屯,实地参观当地的古民居建筑群并在现场创作,用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更好地宣传和推介柳城民族民俗村落,推进古砦“民俗旅游之乡”建设。
资源丰富定位准
古砦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柳州第一个革命老区,拥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该乡的古廨屯是少数民族仫佬族人口聚集的村落,史载始建于南宋,明洪武二年曾在此设立巡检司。整个村落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村内石墙围护,巷道交错,不仅有布局紧凑的民宅建筑,还建有碉楼及密布各处的多重栅门等防护设施。从至今仍保存比较完好的石寨门 、石城墙和石板路,让人想像得到古廨城当时具有相当的建设规模,一度成为当地经济 、文化的重要地区。
打造“休闲柳城”旅游品牌,发展古砦民俗旅游区是柳城县近年来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内容。该县提出了实施以保护开发古砦仫佬族乡百年古宅 、千年古树 、万亩红枫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工程,打造以滩头围村古民居 、新维原生态古树林 、蓬坡红枫林为龙头的古砦仫佬族风情旅游区的目标。
在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支撑下,古砦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注重在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业上下功夫。该乡开发和保护滩头 、古廨 、潘村百年古民居,先后挖掘和开发了新维屯生态林 、蓬坡屯枫树林 、滩头屯民族示范村等多个景点,并把这些景点串成一条线路,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完成了民族风情旅游总体规划编制,规划提出了塑造“多彩仫佬风情·闲致生态家园”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构筑仫佬族为核 、生态景观为型 、蓝脉水系为魂 、养生度假助推的民族生态休闲旅游区,总面积达8.5平方公里。旅游区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乡土文化为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民俗旅游上台阶
在“民俗旅游之乡”建设中,该乡深挖和开发了系列旅游民俗文化项目。在滩头屯成功举办了中断了数十年的传统民俗活动——“依饭节”,向外界推介石林屯延续百年的传统社节。在民族 、旅游 、文化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仫佬族一台戏 、一首歌 、一支舞 、一解说词等纷纷诞生;在滩头古民居中,选择两三户颇具特色的农户家展示仫佬族民俗文化相关的生活物品;举办以摄影 、美食 、交友为主题的“古砦红枫旅游文化节”。2014年,滩头屯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滩头为中心的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通过了国家3A景区验收。
该乡还注重以旅游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丰富旅游资源。该乡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项目,扶持引导泗巷 、古砦 、石林 、滩头 、蓬坡等沿线村屯连片种植油菜花10000亩,在滩头 、石林 、蓬坡扶持骨干户连片新种草莓60亩,并引导成立了民俗风情旅游公司,成功融入全县开通的“开山寺—日田丝业公司—古砦民族风情旅游区—知青城”旅游专线,年均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日报通讯员罗扬礼赖刚鹏
新闻推荐
又是一年母亲节,我不禁思念起在柳城县乡下的母亲。母亲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了大半辈子。在我记忆中,母亲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还未分田到户时,母亲每天和男劳力干同样的农活,挣同样的工分,还变着法儿让生产...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