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宪章检查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在同事眼中,梁宪章是一个为人低调的科室领导;可在患者眼中,梁宪章却是一个“话痨”,经常查病房询问患者病情。正是这样的工作作风,使梁宪章获得了患者的认可以及同事的肯定。
钻研新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
从医25年,梁宪章一直在钻研骨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他也经历了骨病治疗方式的转变。
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很多老年人患骨病后,会采用卧床休息的治疗方法,但这样的保守治疗,很可能使患者衍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疾病。梁宪章说,这些衍生疾病甚至是致命的。在骨科工作多年,梁宪章遇到了很多因骨病而饱受折磨的患者。如何在减轻骨病患者痛苦的前提下,缩短患者卧床的时间,梁宪章一直在为此钻研。
梁宪章介绍,骨病患者多数是脊柱、下肢或骨盆骨折。对于这类患者,梁宪章主要采用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体术,并用专门的手术器械进行复位。经过这个手术的患者,术后很快可以下床走动,恢复效果也非常好。
此外,股骨头坏死也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的一种骨科疾病。患有此病的老年人,很多不能外出行走,整天都与床为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现在的人工关节已经非常先进。”针对这类患者,梁宪章会建议进行关节置换,为老年人更换人工关节。更换完成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下床行走。
不善言辞却一心为患者服务
在与梁宪章的交流中,记者发现梁宪章的话很少,为人比较低调。
但在与患者交流中,梁宪章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今年2月1日,从柳城县来广科大二附院治病的杨女士一直不配合治疗,医生询问病情她也爱理不理。从杨女士的儿子那里梁宪章得知,杨女士右上肢有一个比较大的恶性肿瘤,之前做过几次手术,但术后每次都复发,杨女士因此失去了治疗的信心。送到广科大二附院时,杨女士的右上肢已经出现溃烂、脓肿,并且发出臭味,需要立即进行手术。
面对杨女士的不配合,梁宪章先是找她聊天,一次不理就找第二次,通过聊天慢慢打开她的心结,然后拿类似的案例图片给杨女士看,让她重拾治疗的信心。入院第三天,杨女士同意手术,梁宪章亲自操刀,将她体内的恶性肿瘤彻底切除。
采访当天,记者见到了杨女士,对于梁宪章的治疗水平,她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患者需要耐心,用专业的知识帮他们排解对疾病的恐惧。”梁宪章总是很有信心能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梁宪章的家在河池,由于医生工作时间的特殊性,梁宪章很少回家。即使到了春节,梁宪章也经常把回家团聚的机会留给同样家在外地的同事,自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既然选择了这份救死扶伤的职业,就想到了要为此付出。”梁宪章说。
(杨贝贝/文图)
新闻推荐
2009年,窗前的玉兰树上,露珠透过雨后的阳光折射出一枚金光熠熠的税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收拾行囊走出校门迈进了地税的大门,穿上一身地税蓝。那年,我23岁。而那年,地税已走过了15个春秋。2014年,窗前...
柳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