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丽都社区工作人员下户慰问低保户□记者黄志伟一张沙发、一个电视柜、一台电视—— —一间15平方米不到的客厅,稀疏地摆放着几件家具。在丽都社区屏山花苑的一栋房子里,记者见到了还要定
期接受癌症治疗的徐萍(化名)。病痛让
个子本来就不高的徐萍显得更加瘦弱;去年,因为化疗而头发脱光的她一度不敢下楼与人见面。但在昨天,经过大半年的治疗,身体已经明显好转的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淡然地回忆起治病的日子,最让她感到难忘的是在治病之后受到来自社区 、政府的关心。
一次“意外”让她得到低保补助
去年11月,丽都社区的工作人员在下社区了解情况时,恰好碰到了在楼下散步的徐萍。“当时看到她的时候,感觉她整个人显得很虚弱,气色也不是很好,就问她最近生活过得怎么样。”而徐萍的回答让工作人员感到一丝惊讶。去年4月,被查出患上癌症的徐萍进行了手术,之后她还要进行化疗,这对于徐萍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仅因为身体要承受化疗的痛苦,而且每次化疗需要1万多元,医生建议进行6次化疗。这笔高额的治疗费让徐萍一家难以承受。徐萍过去一直是靠打临工维持生活的,收入并不稳定。她的爱人帮别人看守工地,月收入也就500多元。
为了治病,徐萍一家向亲戚朋友四处筹款。到去年7月,徐萍已经接受了3次化疗,此时他们已经借了5万多元,总共的治疗费花去了8万多元。当第4次化疗时间到时,借不到钱的徐萍再也无力支付医疗费,无奈之下她只好放弃化疗。
得知徐萍的困难之后,丽都社区工作人员立刻帮她办理低保。经审核通过之后,徐萍在今年1月领到了第一笔低保补助。“如果不是社区人员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自己可以领低保,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至少我们一家一日三餐可以不用愁了。”徐萍说道。
配套救助政策让她改善了生活
记者采访徐萍的时候,她的爱人正在外上班,只有儿子跟她在家。因为徐萍的姐姐家离她儿子上学的地方近,平时她儿子都在她姐姐家住,期间的吃住她姐姐全部包下。徐萍说,在亲情之外,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同样让她感觉到温暖。
)根据柳州市出台的一系列民政惠民 政策,像徐萍这样的低保户家庭,自来水公司应给予每人3立方米自来水减免,电视部门应给予每月收视费50%的减免,建设部门对低保对象家庭减半收取污水处理费……丽都社区工作人员一项一项帮徐萍落实。
社区还帮徐萍办了医疗救助。这样一来,她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期间,院方将免收取挂号费,手术费和住院床位费按70% 、诊查费按50%收取。
作为低保对象,徐萍在市 、县 、区医保定点医院就诊,还可免交门诊挂号费 、门诊诊疗费 、门诊注射费 、住院注射费 、门诊大小便常规化验费,住院床位费减免10%。
丽都社区刘瑛主任说,该社区1到7月共有7人像徐萍这样领到医疗救助金,共计22272元;共有30户56人领到低保补助,共计8775元。
丽都社区的情况只是柳州市民政惠民政策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柳州市建立完善了以城乡低保 、农村五保 、灾害救助 、医疗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廉租住房 、教育 、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得到了保障。全市救助城镇低保对象125.85万户次 、243.8万人次,发放救助金额3.08亿元,发放资金比“十五”期增长128.1%;农村低保对象救助242.5万户次 、551.09万人次,发放金额2.42亿元;城乡医疗救助49.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595.万元;全市五保供养对象达到9456人,比“十五”期供养人数增长62%,救助人数累计53.9万人次,发放资金5838.万元;救助农村孤儿316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78.4万元,比“十五”期增长149.14%;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爱心救助2.5万多人,比“十五”期增长316.7%。建立了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市级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孤老孤儿 、“三无”精神病人的低保救助和医疗保险问题。
与此同时,柳州市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过去5年,柳州市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应对金融危机,在全区率先出台“五缓四降三补贴两协商”政策;在全区率先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贯彻落实养老保险补缴政策;启动柳江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金保工程,实现五险合一 、一票征收;构建全区首个三级人才小高地体系;出台出国培训五年计划;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开展劳动合同签订三年行动计划及春暖行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随着柳州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建立完善,人民群众能够在柳州这块山清水秀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新闻推荐
水寨故事千口诵木罗传说百年扬 ——柳江县拉堡镇木罗村老水寨屯
村民在讲述只留下桥墩的老水寨围城的过去。↑高温季节,老水寨屯的少年在河里戏水纳凉。↑人们在谭公庙前观览。↑老水寨围城留下的“枪眼”。↑老水寨屯沿河风光。↑田野远处的木罗山,近处的稻田丰...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