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鬼子。(曾广健临于蔡志忠漫画)
核心提示昨天是中国传统的“鬼节”,今天我们聊的与“鬼节”无关,但仍与“鬼”有关。不过,今天说的“鬼”可是一种人见人爱的鬼,叫“银鬼子”。“银鬼子”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它的故事确实在柳州的乡间多处流传,被说得有板有眼。记者为此曾到一些发生地寻访,不过真相还是有些扑朔迷离。
遭遇“银鬼子”
“有人估计被挖走的是一坛银子,那夜里的亮光就是传说中的‘银鬼子\’在竹林里游荡。”何金说,小时候老人常说这‘银鬼子\’是个穿白衣服的老鬼,戴着一个元宝式的高帽,见到他你要勇敢地把他抱住,不要给他挣脱,他就会把你带到藏银子的地方。
先来讲一个故事。
1989年某一天夜里,市民何金做了一个梦,梦里已故的奶奶告诉他自家菜园里藏有金银财宝。何金奶奶说的自家菜园是在当时的柳南区西鹅乡老宅。当时,何金一家已从西鹅乡搬到了柳江县,因此没有及时去看。有一天,何金回到西鹅乡老家,就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的两个弟弟。没想到,两个弟弟也跟他说,这段时间菜园附近的竹林里经常在夜里有亮光,他们一过去,亮光就消失了,也没有发现什么。何金也就没有再去查看。
但没过多久,何金一个叫天寿的叔伯哥见老何家菜园子荒废了,觉得有点可惜,就去犁那块地来用,突然犁到一块磨盘大小的圆石。他觉得很奇怪,菜园里为何会有这样一块圆石。他把疑问告诉了路过的另一个叔伯兄弟明方。明方说,不会有什么东西埋在这,莫癫了。当时天色已晚,天寿也没有坚持一探究竟就先回家了。谁知第二天早晨他重新来犁菜园时发现,大圆石已被人推到一边,原来所在地留有一个直径大约20厘米的坛坑,旁边丢了一根铁撬棍。很明显,那里有什么东西被人弄走了。
“有人估计被挖走的是一坛银子,那夜里的亮光就是传说中的‘银鬼子 ’在竹林里游荡。”何金说,小时候老人常说这“银鬼子”是个穿白衣服的老鬼,戴着一个元宝式的高帽,见到他你要勇敢地把他抱住,不要给他挣脱,他就会把你带到藏银子的地方。
何金一直疑心最后是明方挖走了那坛银子,因为不久家境清贫的明方就建起了一座新楼。
无独有偶,家住柳江县拉堡镇木罗村的老郑也给记者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一天午夜时分,寂静的村落黑灯瞎火,木罗村郑家社王方向突然亮起来。那亮光就像现在的荧光灯一样,紧接着传来几声狗吠。不过当地兵荒马乱,没人敢出去看。直到天亮后,一名村民下地干活路过社王才发现,社王神碑前被人挖开了一个大坑,坑旁丢着一个大茶瓮,神碑前还留下了七八个银元。这个大茶瓮原来是装满了银元的吗?那名村民大吃一惊,如果是这样,那估计也有上千两。后来,还传说那些银元是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部下埋在那里的。
就在木罗村社王银窑被挖走的那几年,隔壁村下板桥的一处石墩前,同样是类似社王神坛的地方,据说也出现了相同的异象,也被人在半夜挖走了一砂煲的白银,同样也留下了几块银元。
现在,那种异常的亮光都被村人称之为“银鬼子”在现身游荡,不过,谁都没有亲眼目睹。记者曾专程与何金到他村中菜地查看。那只是一片普通的竹林,并没有看到什么奇特之处。他所说的藏银处现在已经变成一块水田。那块圆圆的石头也不知被谁弄走了。
“银鬼子”史话
“银鬼子”的传说自古就有,在历史文
化典籍里,记者在东晋史学家干宝著的《搜神记》
里找到了极其相似的故事。
俗话说,三人成虎。以上的三个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却有同一个说法出现,那就是“银鬼子”。
因此,传来传去,人们也就相信了,的确有“银鬼子”存在。当然,科学的道理他们也懂,鬼这东西本就子虚乌有,但有从小就在鬼文化的熏陶下中成长的村人心中仍然半信半疑。
银子在夜里会发光吗?常识告诉我们,自然不会,放久了它还会氧化变黑。那传说中的白光又是怎么回事?这自然像某人成为伟人后,人们总在传说他出生时有神光笼罩,百鸟来朝一般。不过,意外的是,在历史文化典籍里,记者在
东晋史学家干宝著的《搜神记》里
找到了极其相似的故事。可见,“银鬼子”的传说自古就有。
《搜神记》卷十七有一则《细
腰》,说的就是类似于“银鬼子”的故事。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文的版本。
魏郡有位名叫张奋的,家中本是巨富,忽然间衰败财尽,于是把房子卖给一个叫程应的人。程应搬入居住后,全家都得病,于是又把房子卖给邻人何文。何文是个胆大的人,进住之前他就想,这房子莫非有鬼,住进去的人都不得安宁?于是,傍晚,他就带着刀进屋爬上堂中梁上查看。到了三更将尽时,屋子里突然亮起来,然后有一 个戴着高帽,穿着黄衣,身材高大的人出现在堂中高喊:“细腰何在?”一个家奴模样的人幽幽出现并应答。黄衣人问道:“屋子里为何有生人的气味?”细腰说:“没有啊。”黄衣人说:“没有就好,小心看家喔。”细腰说:“是。”不一会又来了一个戴着高帽,穿着青衣的人和一个同样戴着高帽穿着白衣的人。两人都像黄衣人一样问了细腰同样的问题,得到同样的回答。何文一看,明白了,原来这屋里有这几个鬼魅作怪,害得房子不得安宁。等到快天亮的时候,何文跳下堂中,照着那些鬼的方式喊出细腰,问他同样的问题,之后又问道:“穿黄衣服的是谁?”细腰说:“是金。在堂屋西边壁下。”“穿青衣的是谁?”“是钱。在堂前井边五步的地方。”“穿白衣的是谁?”“是银。在墙东北角的柱子下面。”“你又是谁?”“我是杵,在灶下。”天亮后,何文就依照方位依次挖掘,果然挖得金、银各五百斤,钱千万贯。他一把火把杵给烧了,免得他再作怪。此后,何文成了巨富,而房子也从此清静安宁了。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曾把该故事画成漫画。并在结尾处写道:家有横财往往是衰败的开始,把钱财藏于屋里的富人可要小心了,因为金银也会作怪!送银的“八仙”
“银鬼子”的传说很多,柳州的乡村还有另一类“银鬼子”的传说也颇为有趣。这类传说里是否隐藏有当时的村人一夜暴富的秘密?无人知道。
类似的故事在民间还有很多。在记者的老家村子里,也曾有一张姓人家据说也是祖先托梦,在厨房的地下挖出了几坛银子,就此暴富。
不过,以上只是“银鬼子”的其中一类传说。柳州的乡村还有另一类“银鬼子”的传说也颇为有趣。
!前段时间,记者在鹿寨县平山镇石豆屯采访。该屯有一座有400多年、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颇为壮观的老村。可以看出,这个村庄过去是十分繁荣而富贵的。这样的村庄在农村实为少见。
村人大多姓罗,壮族,据说其始祖为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东安里村人,明万历年间迁徙到此,先筑茅屋居住,后建起 老村。
一个曾经结庐而居的人家,怎么有这等财力,建起这样的村庄?71岁的村民罗善传给记者讲了一个传说。相传到第五代左右,罗家仍住在河边的茅草房。先祖罗学圣当时育有5子5女。一天,罗学圣去赶集,路遇一老者告诉他,他家将有客人来访。学圣便回家等,等到傍晚,果然见有8人挑担子往他家来。先进来3人,待到第4个人准备进来时,学圣的老婆见来人是个跛脚,便好心用火砖帮他垫一下门槛。谁知那人却不悦地说:“你这是嫌多了吧,那我们往别处去了。”说着,其余4人也跟着跛脚走了。学圣挽留不住只好作罢。待到学圣一家杀好鸡做好饭菜之后,到堂屋,却不见了客人,地上留下了3担白花花的银子。
无独有偶,当晚,离石豆屯不远的村子堡底也发生了相似的奇事。
“这是八仙见学圣勤劳正直,特送银子来给他。跛脚那个就是铁拐李,他以为学圣的老婆用砖堵门不给他进,一生气就带着其他四仙一起去了堡底。所以,这一带只有石豆和堡底有这样的老房子。而且老堡得的银子多,因此建的房子比石豆的还好。”罗善传说。
一名外地的网友chylian是个客家人。他说,他的老家也是一个建筑精美的古村落,村中代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有6个外地人挑着6担盐到来村里要求寄宿。谁知第二天,在他们寄宿的地方只剩下6担白花花的银子,客人已不知所终。老人们都说是“银鬼子”化装送来的银子,便用这些银子建起了村庄。
看来,这样的传说各地都有。这类传说里是否隐藏有当时他们一夜暴富的秘密?无人知道。石豆屯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老祖宗会流传下这样虚幻的故事,而不是村庄的真实来历?或许,他们的老祖宗只是想告诫子孙,人只有勤劳正直,老天才能给你带来财富。至于挖到银子一夜暴露之事,或许是有,但神鬼之事应是后人附加,子虚乌有,是为笑谈。
相关新闻
市民烧纸钱绿化带遭殃
□记者邓鹏彬晚报讯在“鬼节”给先人烧纸钱本无可厚非。不过,昨晚不断有市民致电晚报热线2821100反映,一些人在柳江边和道路两旁绿化带上烧纸钱,火还未灭人就走了,还留下很多垃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昨晚,记者走访发现,柳江边烟气氤氲、火光映人,一些市民手持香烛,为过世的亲人烧纸钱,有的人祭祀完毕后,没有清理垃圾就离开了现场。
在跃进路,也有不少民在路旁烧纸钱。市民张先生说,居民在绿化带旁烧纸钱,遭殃的是绿化树,灰烬和未烧尽的纸钱随风飘,将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此外,一些市民在楼房的楼梯口烧纸钱,更不可取,容易引发火灾。
这种随意在大街上烧纸钱的行为,引起了柳州新闻网龙城论坛的网友热议。网友们认为,在大街小巷及花圃旁和草木丛中焚烧香烛、纸钱等祭祀品,容易引发火灾,还会污染环境!希望大家能改掉这不好的习俗、文明祭祀。
新闻推荐
马仔岩建碑铭记血泪史 柳江县群众自发建碑陵纪念被日军杀害的22位同胞
退休老干部在向群众述说当年日军的暴行核心提示*同胞血恨史为凭,日寇烧杀岩作证。昨天,由社会各界自愿捐款捐物9万多元修建的柳江县三都镇马仔岩22位遇害同胞纪念碑陵,在8月15日———日本侵略军无...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