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值班黄月婷“晚报热线吗?刚才我在李宁体育馆附近捡到了一张从北京寄来的汇款单,汇款金额为2万元,备注上注明这是给亲人的医疗费。相信失主现在一定很着急。但这汇款单上只有姓名,没有地址和联系方式,我无法与失主取得联系,想请晚报帮忙寻找失主。”前两天,市民徐师傅捡到失物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晚报热线2821100,请晚报帮忙寻找失主。
这已经是晚报热线当天接到的第二个求助电话了,在此之前,有 一位恒达巴士公司的调度员打来电话,称28路公交车一名驾驶员在车厢内捡到了乘客落下的钱包和身份证,请晚报帮忙找失主。不仅仅是当天,随着市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类似这样表扬好人好事,或捡到失物寻找失主的电话,晚报热线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来电者既有普通市民,也有公务人员;有老人,还有学生……他们都在用实际动,诠释着文明的含义。
晚报接力寻找失主
市民做了好事,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晚报帮忙,这是对晚报的信任,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将这文明之举接力下去。因此,每次接到市民求助寻找失主的来电,晚报接线员都会认真 、详细地做好记录,并及时刊登在第二
天的《热线原声》栏目中;如果遇到
特殊情况,晚报记者还会“亲自出马”,寻找失主。
今年6月12日,市三十五中学一名学生在广雅路上捡到一个钱包,内有身份证及200多元现金,失主是柳江县洛满镇露南村一名姓陈的先生。该学生将钱包交给了晚报的一名编辑,请其帮忙寻找失主。然而,此
事在晚报《热线原声》栏目中刊登了
好几天,仍未见动静。正巧,晚报一名记者要到柳江县去采访,于是主动“揽”下了寻找失主的“差事”。由于失主所住的小山村较偏僻,记者几经周折才找到了失主的家。当失主陈先生看到钱包里的现金还在,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小伙子激动得在临别时竟忘了说声“谢谢”,但晚报记者仍觉得很值得,这折射出捡钱包者捡金不昧的高尚情怀,同时也饱含了晚报记者的一片真情。
接力文明义不容辞
据粗略统计,今年以来,晚报 热线2821100已接到表扬各类好人好事的来电多达300余起,其中请晚报帮寻找失主的就有近80起。不少失主也通过晚报刊登出来的信息,顺利地领回了失物。市民赫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的驾驶证弄丢了,被好心的李阿婆捡到后送到了晚报记者部,最终通过晚报帮忙,驾驶证完璧归赵。当赫先生听说李阿婆已经69岁了还如此热心,感动不已……这样的文明之举,每天仍在发生。
接力文明,晚报义不容辞。
新闻推荐
□记者邓鹏彬晚报讯14日,由自治区发改委和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在柳州市组织了柳江红花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专项竣工验收工作。验收组通过现场勘察和听取汇报,认为安置点内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