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就像我的五个手指。
被砍掉了一个,虽然不影响功能,但是残缺了,经常会痛……
□记者喻芬当时孩子们还太小说不清楚,大人又不在现场。后来的说法是:
唐旭海(吴奇岗)左边耳朵上那半
块指甲大小的缺口,可能是他与哥哥打闹时被摔在地上碰上硬物,或是被兄弟手中的锅铲打中的,也有可能是被哥哥咬的。反正当时流了好多血,大人发现后急忙找了一些草药给他敷上,很快就止住了血,后来也没去医院,结果只是落下了半块指甲大小的缺口。
这个缺口,成为唐旭海寻找亲生父母的唯一特征。他在宝贝回家寻亲网上的信息这样写着:男,1979年生,失踪时间是1984年5月5日,左耳有一小块残缺。
这个缺口,也是吴庆新一家寻找吴奇岗唯一的标记。
上周六上午,记者仔细观察唐旭海左耳上的那个小缺口后,采访了市人民医院一名外科医生。这位骨伤科专家介绍,耳朵上的软组织,摔跤时损伤的机会非常小,被锅铲打中的几率也很小。如果是三种可能的话,被哥哥咬缺的几率最大。
难道,又是神秘的血缘在悄悄地发生作用吗—— — 离家走失前哥哥咬掉他的一小块耳肉,就是为了在他身上留下印迹,作为将来回家的标记?血缘之爱,有时候真的能够超越人们的想像,创造奇迹。吴家四兄弟,幼时命运坎坷,备受父母离异 、生活贫困之苦。然而,小弟丢失27年来,兄弟之间始终牵痛在心,不能释怀。二哥吴奇峰伸出右手,说:“我的兄弟就像我的五个手指。被砍掉了一个,虽然不影响功能,但是残缺了,经常会痛……”
同胞兄弟呼唤:小弟在哪里?
小弟丢失时4岁左右,奇旺五六岁,奇峰七八岁。虽然还不懂事,但看到爸爸找弟弟不见回家唉声叹气,小哥俩也哭了。
一母同生的四兄弟,大哥随母亲离开了家,小弟又不见了。少年时代起,吴奇峰心中充满了忧郁,总觉得开心不起来。爸爸为了养家糊口,无暇顾及儿子的内心世界。他带着三弟,在外婆家住一段时间,又去妈妈家住一段时间。每次寻找未果,他都想哭。小弟那个幼小的身影常常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小弟到底去哪里了?你还活在人世吗?你有没有受人家欺负?特别是成年之后,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和清明,大家庭团聚的日子,奇峰的心里总是有一个缺口,郁郁寡欢。
给女儿办满月喜宴那天,看着年幼的女儿,他触景生情,想到不知流落到哪里的小弟,眼泪潸然而下,不能自禁,“反正我弟不在我身边,我总觉得他会受冻挨饿,受人欺负,一想起来就心痛。”在农村,一家四个仔,而且老大 、老二 、老三都一表人才,能够成家立业,吴家在村子里可谓家门雄厚。大哥吴奇东是火车司机,二哥吴奇峰跑运输会赚钱,三哥吴奇旺敦厚而不失机灵,也能自立门户。唯独丢了小弟让这个越来越幸福的家庭感觉越来越遗憾。前几年建新房时,二哥奇峰专门建了三层,一楼给老三开商店,二楼他们一家住,三楼留给小弟住。“虽然找了27年都没有找到,但我小弟一直是我家的一员,户口一直没有销,我们做什么都留有他一份。”去年,95岁的奶奶终于等不到最小的孙子回家,带着遗恨撒手而去。临终前,她交代儿孙一定要把满孙找回来全家团圆。自从满孙丢失后,奶奶心碎了,日夜思念。
后来,她找人卜算,说是丢失的孩子就在柳州,而且在家的西北方。
唐旭海(吴奇岗)住在白沙,
恰恰就在牛车坪的西北方。也许,亲人间的血脉情缘感动了上天,冥冥之中似有指引?
“丁盛回家”花开旁枝:奇缘再现
17日下午,晚报在柳江县人民广场举行大型的“丁盛回家”认亲活动,既是帮助丁家圆了寻亲梦,也是为帮助许多丢失孩子的家庭。当天,许多市民前来请求晚报帮助寻找亲人,有找儿女的,也有找妈的,还有找小姑的。渴望骨肉团聚的心情让人感动。当天,吴庆 新也从牛车坪的家里赶到了拉堡,并在现场进行了寻子登记。第二天,晚报刊登了10个家庭寻亲的信息。当天下午,宝贝回家寻亲网的管理员小梅就和晚报记者联系,说吴庆新提供的信息和该网站“17174号的唐旭海”很吻合,唐旭海可能就是吴庆新丢失的儿子吴奇岗。
19日那天,经过记者肖军联系,在晚报记者部会客室,吴庆新和二儿子吴奇峰 、三儿子吴奇旺一
见到唐旭海(吴奇岗),二哥一把
拥住小弟的肩膀,“像,真像。你就是我小弟。”当时还没有做亲子鉴定,但二哥 、三哥已经喜不自禁。三兄弟一起站在镜子前对比长相,脱下鞋袜比脚宽,把手按在一起比长短—— — 结果不仅令他们兴奋,令在场所有人都惊喜:一样的中等个头,一样壮实的身坯,一样的方脸,一样的翅眼角,一样的络腮胡,一样的外八字站姿……一母同胞,通过外表就找到了许多的一样。难怪,村里的欧大叔当场拍板:“不用做什么亲子鉴定了。我拿一万块钱打赌,100%就是小岗。
如果不是,我输一万元……”人类以血脉相亲。兄弟之间的种种“一样”让人称奇,兄弟之间的情谊更让人感动—— —当亲子鉴定结果证实了这一切,吴家兄弟激动万分,吴奇峰当即表示:大办宴席,接小弟回家认祖归宗。
小弟回家那天,三个哥哥,还有堂哥 、表哥等忙前忙后的身影令小弟感动万分,“我终于有哥哥了!”据他说,养父母家人少,在柳州没什么亲戚。
27年寻弟路:满腹心酸太不容易
牛车坪梳头屯有一座石头山, 间或从隙缝里长出一丛丛绿色灌木。村里人把这座山叫做五子山,吴家的三幢小楼都背靠五子山。
二哥吴奇峰说:“同在一个城市,相隔仅3公里。我们找了27年,只要有一点点线索,我们全家都会扑上去。与此同时,小弟也在千方百计地找我们。漫漫寻亲路,多少辛酸多少泪?只有我们丢失亲人的家庭才能体会。说不容易,那是太不容易了。”大哥还恍若梦中,不敢相信,“怎么好像一说找到就找到了咧?”二哥吴奇峰说:“如果不是晚报,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也许总也找不到。”没错,多少次擦肩而过却形同陌路,多少次偶然相遇却对面不相识。事后交谈,兄弟之间有许多次机会却没能相认—— —在和兴园附近的一家网吧里,表侄儿见过好几次“这个和二叔 、三叔长得很像的人”;经常有各自的朋友把他们认错,“你今天上午去东环路做什么?”“没有呀,我一直在家。你看错人了吧?”“不可能,明明就是你呀!”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其中的奥妙。
小岗回家惊动了牛车坪,全村人都感叹万分,纷纷说晚报又为市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上周六吴家大摆宴席庆祝骨肉团聚,村子里男女老少都来庆贺,村子里和吴家兄弟年龄相仿的众多异姓兄弟都来帮忙。凌晨三四点钟,一帮兄弟就开始忙碌,买菜的 、杀鸡的 、做扣肉的,各有分工,忙而不乱。一帮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在屋后头洗 、切 、烧 、煮,直到中午,大伙都入席了,这帮兄弟累得什么都吃不下,举一碗白酒,共祝兄弟团聚—— — 异姓兄弟一样亲。
新闻推荐
相关新闻□记者李华晚报讯想到汽车南站乘车出行的旅客,记者昨日打探到,有电话订票等4种买票方式,大家可各取所需,顺利买好回家的“船票”。●窗口购票:8日起24小时可购票从1月8日开始,汽车南站售票窗口...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