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础桂在自家门前讲解对联近日,网友“围观看客”在柳州新闻网龙城论坛(简称“龙坛”)上发帖,求解一副对联。
联曰:树德门前定把枭巢倒置,驻春堂后永留马帐高悬。横批:嘘槁吹苏。
“围观看客”叹道:“老夫孤陋寡闻,有生以来从未见过如此深奥难懂的对联!”更让人惊奇的是,此联并非来自什么名门雅舍,而出自柳江县穿山镇中街屯一户农家门前,且一手启功体,写得有模有样。
“乡野鄙夫也玩阳春白雪”?此贴一出,引发龙坛“知青”品头论足,也引来不少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此联到底出自何人之手?什么意思?用了什么典故?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数日来,记者问道网络与乡间,试图解开这重重迷雾。
□记者赵伟翔雷媛媛联中所指“黄飞鸿”?
此联之怪首先在于令人费解。
寻常百姓所贴春联一般都是什么“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吉庆之联,此家人为何贴出如此怪联?想要表达什么?网友及专家学者都各有推测。
网友“青莲走狗”猜测,此联用词很少见,可能是用壮话或当地土话所书,尤其是“嘘”和“枭”字像极山歌用字。不少人也持此观点。
柳江县乡间山歌盛行,或许这真是两句山歌而已。记者为此采访了市民语委主任李云驰。
李云驰说,初看此联,多有少见的字词搭配,实际上都并非壮语或其他方言,像“嘘槁吹苏”这样看起来最像方言的词实际上应该是成语“嘘枯吹生”的变体,意思是春风使枯干的植物复苏。“树德门”和“驻春堂”应该是特指的两个场所。“马帐”意思是学堂。一般学堂前或树上有鸟筑巢吵闹,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老师常常会把鸟巢捅掉。这大概就是“枭巢倒置”的意思。综合来看,此人或其祖上可能是个乡村教师。
柳州市知名学者罗方贵认为,“枭巢倒置”之意可能并非如此简单。枭指猫头鹰之类的猛禽,自古被视为恶鸟。柳江县穿山镇明清时期匪乱猖獗,
专门设有巡检司(相当于现在派出所)
以治乱。“枭巢”可能是指土匪窝之类,主人或许曾与匪结怨。“树德门”可能指古营盘之类。“回春堂”、“驻春堂”之称一般都指药店。从下联来看,主人一边悬壶济世,一边在药店后面设帐援徒,颇像黄飞鸿之类的人物。
柳州市文史专家陈铁生则认为,此联“定把”、“永留”字词,均表示很坚决,有一股不妥协和坚持到底的强势之气。联中“枭巢倒置”就透出了一种疾恶如仇之意。穿山旧时多匪乱,主人或勇斗过“枭巢”,高悬过“马帐”,也就是说,此人可能带过兵,又当过老师。
网友“白首羡松云”也猜测撰联人为乡村教师。他同时认为,联中也表露了惩恶扶危之意,或者隐含有对乡里豪强的愤懑之情。
古人有惑问其师,今人有惑问网 络。为印证以上诸君说法,记者试着“百度”了一下,结果是:“树德门”没有条目解释。“驻春堂”均指向药店。
“马帐”为典故,出自《后汉书·
马融传》:“……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马
帐”指通儒(学识渊博的儒者)的书
斋或儒者传业授徒之所。
“嘘槁吹苏”查无结果,却见
“苏枯嘘槁”,大意为(春风)使枯萎的草木复活,出自清·朱仕琇 《与林
穆庵书》:“故苏枯嘘槁,培植俊茂……”又见成语“嘘枯吹生”,出自南
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孔
公绪,清淡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嘘枯吹生”在此处有贬义,有能说会道却只是纸上谈兵之意。
应该说,“苏枯嘘槁”、“嘘枯吹生”都与“嘘槁吹苏”同义,可褒可贬,可通指“能说会道”之意。
一副农家对联,缘何用上如此多的典故?撰联者或联中所指人物是乡村教师?医生?军人?还是身兼数“职”?
“寻韵对仗”费思量
怪联第二怪在此联看起来韵律并不工整。
网友的争论,首先在如何断句上。网友“柳诗丝语”认为对联应断
为:树德门前定,把枭巢倒置(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驻春堂后永,
留马帐高悬(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 “围观看客”对“柳诗丝语”的句读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树德门前//定把/枭巢倒置;驻春堂后//永留/马帐高悬。“定把”“永留”表明了态度决心。
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广西楹联学会副会长蒙智扉认为,此联应是二句联,断句为:
树德门前,定把枭巢倒置;(仄
仄)
驻春堂后,永留马帐高悬。(仄
平)他认为,此联对仗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韵律,也就是平仄上受到“树德门”、“驻春堂”这些固定搭配的限制,显得不是很工整。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显然,此联并不符合此规则。就是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也很难对得上。
由此看来,此联气势颇佳,但却非妙对,或者说,此联仍有一些韵律上的缺陷。
尽管如此,在一个寻常村落,出现这样一副稀奇古怪的对联,已足够让人好奇。
有网友推测,此联用典艰深,同词很特别,或为古人所作,或为传统文化根基颇扎实的文人所作。是否如此?疑问重重,记者决定出城,问道穿山。
二十年不换贴到今
3月16日,出城时正值雾霾天气, 可见不足百米,浓雾重围。
约两个小时左右到达穿山镇,街旁就是中街屯,建于一个坡上。我们很快便找到了那间农舍,为一栋简陋的石头屋子,屋后有石山如莲状名逻山。山下有古树,树下有社王。
正值午饭时间,然而此屋却是铁公鸡把门。问其邻居,得知石屋主人姓覃,此人白天均住在儿子的新楼,晚上才返回老屋睡觉。
在村人的指引下,我们在马路对面的一栋砖混楼前找到了主人覃础桂。
这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中等身材,一身深蓝老年休闲装,国字脸上虽布满岁月沟壑,却仍略见其年轻时的眉清目秀。一双睿智而忧郁的眼睛透露着此人或有不寻常的经历。
覃础桂说,此对联确实为其所作,但他并非乡村教师、军人,也非乡村医生。
那联中所指之事到底与何人有关?覃础桂说,此联所写是其家风,是他20年前的作品,字为其侄覃玉所书。这20年来,换年不换联,也就是说,这副对联他已经贴了20年。此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其新楼所贴对联也是那副怪联。
20年就用一副对联,一副别人很难懂的对联,这其中有何缘故?覃础桂把我们带回到老屋,说老屋里有些文字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行为。
石屋门启,一股幽暗袭来。迈步入内,忽然发现堂中原神龛所在摆放着两幅照片。照片中,一人着清代官服,一人着军装。
覃础桂说,着官服者为郑小谷,着军装者为其父覃春生。对联中所写正与此两人有关。
覃春生为何人,我们并不知道,
但郑小谷(1801-1872年) 之名却是
听说的。史料显示,郑小谷也叫郑献甫,自号“识字耕田夫”,广西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委白石村人,清代著名教育家、经学家、诗人、学者,广西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壮族历史文化名人,素有“江南才子”和“两粤宗师”之称。
覃家与郑小谷是什么关系?为何这里供有郑的神位?对联中又有两人怎样的故事?覃础桂从里屋捧出了三本散发着淡淡霉味的线装书,一切终于水落石出。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盖假章私宰肉傍上放心肉 执法队挖出一黑窝,查获近250公斤私宰肉送至动物卫生化制厂销毁
窝点内很是混乱□记者潘贵华为防止买到私宰肉,很多市民在菜市场买肉,会查验猪肉胴体是否盖有肉品检验章,查看开边处的脊骨是否平整,以此来识别是否从屠宰厂出来的“放心肉”。然而昨天凌晨,市商务综合...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