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能想像,全市城区和柳江县城生活垃圾汇集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将被怎样处理?处理这些垃圾的人们工作生活状态如何?跟柳州市环卫处立冲沟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输班司机何翔走一趟,他会告诉你答案。
○○见习记者陆旺文见习记者孙跃图
工作:运土,把全市垃圾埋了
10月12日,车子开进市环卫处立冲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呛鼻异味飘入,何翔赶紧打开空调,摇上车窗。
进入填埋场,记者看到,填埋场建于两个山坳间,占地面积1000多亩。
为防垃圾渗滤液渗入地下水,山坳坡面被贴上了防渗膜和白色的无纺布。
远处,几辆运输车正慢慢爬上10多米高的“垃圾坡”,将泥土倒在垃圾面上。
何翔说,填埋是柳州市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这个填埋场汇集了柳州市四城区 、阳和开发区和柳江县城的生活垃圾,是广西区内第一个按国家有关标准立项建设 、第一个 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垃圾卫生填埋场,如今每天运入垃圾多达1100吨。
1100吨!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一栋五层楼高的三房一厅的普通民房。”何翔说,它们都将被黏土覆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整个填埋场地就像一块多层饼干,每压缩三层垃圾,就会铺盖一层黏土,填埋场装满垃圾后会种上绿化植被。
因此,需要运输足够的黏土,才能完成任务,这个任务交给了何翔所在的运输班。运输班有5名成员,平均每个人每天得往返跑15趟,运够600吨黏土。取土的地方就在填埋场山坳一角,记者体验发现,虽然距离目的地只有1000多米的距离,但颠簸一趟就得花10多分钟。
“道路都是在垃圾上铺起来的,很难走,车子陷进垃圾不能动弹是经常的事。”何翔说,尤其是雨天,倒车稍不慎,车子陷入垃圾里便会出现侧翻危险,好在最后都化险为夷。
业余:上夜校,把本科学历拿了
何翔家住柳南区,曾是一名公交车司机,2007年进入市环卫处垃圾填埋场工作。他自嘲地说:自从干上这一行,回家后想亲近妻子还曾被“嫌弃”。
记者了解到,何翔白天基本都是待在填满场,除了需要进行黏土运输外,平时还得负责路面的清洗、蝇蚊消杀等,有时候还得负责驾驶移动厕所车等等,需要掌握各种车子的驾驶技巧。“他非常好学,有什么不懂的都会向我们请教。”填埋场业务股刘股长称赞道。
尽管做的是填埋场一线活,但这并未阻碍何翔追求知识。原本只有大专文凭的何翔,三年里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广西工学院进行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并于2010年获得本科文凭。
“多掌握点知识肯定会更好一点。”何翔是运输班唯一一位获得本科文凭的员工,专业的学习让他在协调管理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如今他当上了运输班班长。
“垃圾越来越多,说明来柳州定居、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最明显的感觉。”何翔希望,市民能合理回收生活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减少污染。
新闻推荐
○○记者李书厚通讯员刘志强晚报讯10月21日凌晨,在国道322线柳江县往成团方向大约1.5公里处发生一起离奇车祸:一辆蓝色小轿车不知为何竟四轮朝天翻倒在路基旁的杂草丛中,造成司机不幸当场死亡。当天...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