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风景,山水乐章
手勤菜鲜,村民欢愉
乡村孩童,健康成长
田园中的“窗花”
加工纸花增收入
和谐亭,倡新风
“上花灯”,传民俗○○记者李劼赖柳生
从老水寨屯出来,依然大雨滂沱。向东边村路取道,泥泞湿滑的路面让我们对接下来的走访颇为担心。幸运女神终是眷顾我们,到达三千村后,道路好走起来,天空也放晴了。
碧波粼粼,杨柳青青,走在雨后的乡间小路,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偶有水牛耕田归来,眨着大眼睛和我们打招呼。
屋前屋后长出不知名的野花,与远处的稻田美景交相辉映,赏心悦目。
几个村民在村口谈话,听着不像柳州话。“说的是客家话,我们全村都是客家人。”三千村委党支部书记曾新贵顺便向我们介绍起三千村的历史来。相传200多年前,三千人的祖先生活在河北一带,后整族迁徙,先后到过江苏、广东一带,最后定居在柳江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落,三千村正是得名于祖宗“三迁”的故事。这段历史,印刻在村中最大的谢家祠堂墙壁上。 谢家祠堂内,挂着一个2米高的大型花灯。这是多年来,村上一直保留的“上花灯”风俗。
每年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四,村屯总会格外热闹。全村谢家宗室汇集在祠堂内举行“上灯节”,由去年新生家庭集资制作或购买纸质花灯,宴请全村。村民谢新德说,在客家话中,“丁”与“灯”音同,“上灯”有着“添丁”的涵义,上花灯寄托着村民传宗接代、人丁兴旺的愿望。现在,已传到谢氏第26代,每年上千人参与。去年,“上花灯”获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屯中心的“和谐亭”成了村中新的标志和景点。这是在2010年,村民集资新建而成,富有客家风情。除了平日里供村民遮阴休憩,每逢初一十五,整个村屯的人都会集中在亭前烧香供奉神明, 既不污染环境,也保留了老祖宗的传统。
“呼——”晴空中,一架飞机从我们眼前飞过。原来三定屯与都乐岩仅一河之隔,就在白莲机场附近,交通十分便利。
进德镇宣委韦啸风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预计今年年底,从南环路到三千村的门头路将会全面通车。届时,市民自驾到村屯,一个小时都不用啦。”柳江的农家乐项目十分红火,三千村也不例外。2008年,村民合资建成了“清水源休闲农庄”,成为别致的乡间一景。清水有“源”,碧绿的湖水环绕整个农庄。农庄占地70多亩,视野开拓,果树成林,鸟语花香。市民杨先生正坐在岸边悠然垂钓。渔网内,已有不少小鱼仔贪吃上钩。“我才钓了半个多小时啵!”杨先生笑着说,这里的鱼仔全是野生的,所以个头不大。钓鱼不收费,可以现钓现吃。
“就配点黄豆、酸笋,吃起来又香又嫩!”自从朋友介绍来玩过一次后,杨先生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杨先生表示,农庄环境清幽,若非节假日,客人并不多,离市区也近,而像他这样的钓鱼爱好者专门来此游玩的并不在少数。
相关链接:
三定屯位于柳江县进德镇三千村委的西北面,北临柳州市区,南靠白莲机场,东与新兴工业园区相连,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全屯现有55户,人口235人,耕地面积310亩,主要种植水稻 、蔬菜,积极发展网箱养殖。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村民合资建成了极具特色的休闲农庄,获评自治区三星级农村旅游示范点。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750元。
村屯联系人电话:18776274319
新闻推荐
小记者柳江县壮校附小07(1)班谭秋纳“学校的教室里,老师还声声地教着习题,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地写个不停……”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六年的快乐时光就要结束了,我们也即将与母校说再见。如果可...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