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尚没有乡村医生退出制度,村医处于“活到老干到老”的状态,除非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等才退出。村医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大,又没有被列入编制,但是不干了,他们又靠什么养老?所以,乡村医生“超龄服役”情况在柳州市较普遍。
①村医退休后补助水平太低
2012年柳州市一项村医调查显示,全市有村医1426人,年龄最大的80余岁,有75名村医超过60周岁,占5.3%,有449名村医年龄为51岁至60岁,占31.6%。
柳州市乡村医生待遇如何?2010年3月开始,柳州市开始执行新的乡村医生工作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不低于300元。市卫生局做过一项调查,柳州市村医养老保险参加情况为:有44名乡村医生有养老保险,仅占乡村医生总人数的3.1%,其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村医全部在经济条件好的郊区行政村,由村集体购买。
柳江县 、鹿寨县给参加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购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标准分别为500元/人·年和400元/人·年,其余4个县 、6个城区(新区) 没有为乡村医生购买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经计算,乡村医生年满60周岁且累计缴费15年后,养老金发放标准仅为110元/月-120元/月,很难满足乡村医生养老的需求。
②在乡村行医全年没有休息日
乡级公路从一座砖瓦平房门前经过,平房室内面积有63.5平方米,设有诊断室 、注射室 、药房 、治疗室,这就是柳北区长塘镇北岸村卫生所。
北岸村卫生所是长塘镇最早按标准化建成的村卫生所,有2名医务人员——67岁的邱秀珍和她的儿媳妇,承担着全村2100多名居民和附近砖厂流动人口的常见病 、多发病诊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邱秀珍告诉记者,不管是不是节假日,只要村民有需要,卫生所就开诊,她们还要经常上门为因病卧床不起的村民治病,全年几乎没有休息日。
邱秀珍说,只有贴心服务,才能留住病人,不然卫生所就难以生存。邱秀珍展示了北岸村卫生所的账本:2010年卫生所门诊量3100人次,总收入2.3万元,减去1.3万元购药费,纯收入为1万元。邱秀珍和她的儿媳妇平均下来,人均年收入5000元。邱秀珍的儿媳妇因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每月还可得到300元的补贴。记者了解到,当年长塘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541元。辛劳一年的村医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大致相等。
负责对卫生所进行业务指导的长塘镇卫生院有关人士介绍,乡村医生日趋老龄化,多数村医年纪为50岁以上,67岁的邱秀珍还不算是年纪最大的。
③建议分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
市卫生局近年做了一项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现状调查后建议: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大幅提高超龄村医生活补助水平,让他们留得安心 、退得开心。应重视村卫生室的建 设,加强环境 、器械等的改善 、建设工作,提高村卫生室人员工作 、生活 、学习条件。
市卫生局专家建议,自治区可分步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一是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男≤45岁 、女≤40岁),到公安部门把户口更换成居民后,到县社保部门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乡镇卫生院承担购买资金的60%,个人承担40%。建议自治区出台相关 政策,允许乡镇卫生院把发放给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补贴,拿出一部分下拨给卫生院承担村医的个人养老保险费用。二是对超龄的乡村医生(男>45岁 、女>40岁),建议自治区政府出台一个类似“民办和代课人员”补缴养老保险的政策,让这一部分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资金渠道可以考虑自治区专项解决资金 、乡村医生基本药物补助,其余由个人自筹解决。日报记者 曾繁华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韦军花)《柳江县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日前出台。《办法》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对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并经查证属实的,将给予举...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