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从322国道进入百朋,便是一道特别的风景:棕的是刚入“冬眠”的莲藕,绿的是“怀胎待产”的慈姑。
这就是该镇的莲藕套种慈姑基地。
“‘十一五\’末利用莲藕套种慈姑的面积是6000亩,到今年已达到1.1万亩,几乎翻番了。”百朋镇党委书记韦菲菲说道,目前全镇的套种率有70%左右。在倍增计划的推进中,该镇将浓墨重彩“藕文章”,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打造万亩莲藕基地
百朋镇是柳江县一个典型的城郊型农业乡镇。该镇里团水库灌区的五九、里团、怀洪、百朋4个村1667公顷水田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001年,该镇调整产业结构,引进藕种,引导农民连片种植,形成壮观藕海。为适应市场的需要,镇政府从武汉等地引进鄂莲系列早熟品种,使莲藕从一季发展到两季,增收门路拓宽。近两年,镇政府和县农业部门以莲藕标准化栽培技术为推动,建生态莲藕园,发展品牌莲藕,藕产品先后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每年5月,柳江春藕率先叩响国际国内市场。
据统计,到今年,该镇种植莲藕1333公顷,春季收藕2.5万吨,产值近1.8亿元,二季产值1亿元。一亩藕,藕农年平均少的也有9000元的收入,多的有1.5万元。
借藕种养立体生财
随着双季藕种植面积与产量的逐渐饱和,百朋镇又在藕田的产出率上做文章。二季藕在每年9月中旬左右藕叶开始枯黄,此后便进入“冬眠时间”。为了充分利用冬闲田,提高藕田的产出率,2006年,该镇组织五九、怀洪等村群众利用藕田套种时间短、见效快的慈姑。到“十一五”末,全镇莲藕套种慈姑面积400公顷。
韦菲菲算了一笔“幸福账”:今年种慈姑,除去成本,一亩至少有5000元收入。“这里5000元,加上两季的莲藕。
一亩田一年的纯收入可达到1.5万元。”种藕不像种菜,不用天天浇水拔草,农民还有半年的时间搞三产,或外出打工,多渠道赚钱。现在,该镇还用21公顷的莲藕套养泥鳅,试验成功后,明年将在全镇推开。
人文深处暗香浮动
5月31日,本年度的柳江荷花文化旅游节开幕,百朋旖旎的风光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观光旅游。整个文化节持续一个多月,该镇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全年可能突破60万人次,前所未有。”该镇镇长韦彦荣说道。依托万亩藕海以及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近两年,镇里逐步引导农民以万亩生态藕海和周围青山秀水为依托,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农业旅游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预计今年的旅游收入将达到1000万元。百朋通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农民年纯收入12264元的既定目标。
日报通讯员秦淮
新闻推荐
“木工凳,飞刨花,爸爸为我做书架。过新年,添新书,要为好书安好家。贺年钱,我不要,新书压岁顶呱呱……”近日,在柳江县壮语学校附属小学电教室里(以下简称壮校附小),该校四(2)班的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诵新童谣...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