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柳州汽车城往南至来宾这条“柳来大道”上,河表工业片区-新兴工业片区-四方塘片区-穿山工业片区四点连线,这是柳江县最具活力的工业走廊。随着“柳来河”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柳州“同城化”的推进,柳江县迎来了又一轮腾跃发展的良机。作为经济的主战场,今年以来,该县“一园多区”建设齐头并进,为产业的集聚打开了新的通道。
一园多区拉开产业布局
依托柳州的工业辐射,柳江工业发展迅速。2004年,该县在全区率先创建了地方政府与国有农场合作共赢、资源有效配置的园区开发新模式,规划和开发建设新兴工业园,昔日的荒草地上“种”出了康 明斯、中国重汽等全球500强、中国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园区企业达到150多家。在巩固、提高和发展现有园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该县开发建设四方、穿山、河表、柳工机械装备等工业片区,不断培育新的增量,壮大园区实力。其中的四方工业片区与新兴工业园毗邻,是柳江穿山-新兴-进德-拉堡-洛满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四方工业片区”首期147公顷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片区东板块引进企业13家,7家已建成投产;西板块目前已具备企业入园建设条件,现签约企业8家。从新兴工业园向四周辐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河表工业片区、以工程机械产业为主的柳工机械装备工业片区、以食品加工产业为主的穿山工业片区正稳步推进。
“通过以新兴为中心的布局,未来新兴产业园的目标是26.5平方公里,相当于打造一个新柳江。”开发区管委会一名领导谈到,随着拉(堡)-进(德)-新(兴)这条柳江产业之路、生命之路的开建,未来的柳江新城老城与多个产业园连接,大柳江的格局初步显现。
创新方式加快建设速度
位于柳江河立冲沟附近的河表片区,是今年以来柳江县建设速度最快的工业片区。
过去,柳江县园区建设采取的是财政投入、土地滚动开发的模式,有限的财政却背负了沉重的开发负担,2010年园区开发建设资金链断裂。为了突破瓶颈创新开发,柳江县以河表工业片区为试点,引进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由于有了社会资金的撬动,政府就积极做好规划、服务与管理。通过成立园区指挥部,由管委会、投资方、乡镇共同开展项目开发建设工作。目前该片区已获得用地指标61公顷。同时,继续实施“边开发、边招商”的策略,目前已引进企业2家。其中,投资1.2亿元的柳州晟源公司重型钢结构及发动机连杆项目于今年8月入园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柳拖大型轮式拖拉机项目正进行前期项目规划工作。思路的创新带动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筑巢引凤强后劲
1月30日,广西发布《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从空间地图上看,“柳来河”
正如一只展翅的大鹏,翱翔在桂中大地上,而柳江正处于这只大鹏的核心部位。
良好的区位优势,精心构筑的“大巢”,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
而现有的工业经济基础也使柳江的“挑商”具备了条件。今后,新兴工业园将重点引进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以及符合柳江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央企、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吸引和带动一批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主动融入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浪潮,参与产业分工,分享汽车城的蛋糕,努力形成柳江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为支柱的工业产业集群,拓展新兴园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日报通讯员李燕玲
新闻推荐
阳光,每天都是崭新的,柳州,每天都在前进中。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柳州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和竣工来为这一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据悉,本次集中开竣工项目共63项,涉及总投资320亿元。其中计划开工项...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