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黄显巧
位于柳江县成团路口至百朋路口的多家石雕加工作坊,在加工过程中打磨切削产生粉尘,严重影响了周边大气环境质量。近日,这些作坊负责人被环保部门集体约谈,要求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粉尘污染空气;石雕作坊负责人也表示,希望能统一入驻园区。
简陋加工作坊扬尘
4月9日,记者从柳州市区出发,沿着322国道穿过柳江县拉堡镇后,每隔几米、十几米,路两边就会出现一排排石狮、石象、石麒麟、石貔貅、墓雕等,这里就是柳江县有名的“石雕一条街”。目前,这里聚集了10多个石雕生产厂家,成为桂柳地区比较有名的石雕产地。
据悉,石雕作坊虽然位于柳江,但所使用的石料却不全是柳州所产,产品则远销国内外。除了本地的石料外,还有来自广西八步、湖南衡阳和怀化、广东廉江等地产的石料,工匠们使用电动切割机、打磨机等机械,配合传统的锤子和凿子等工具,切割、敲击、打磨,最终把石料加工成石雕。
记者走访发现,多家石雕作坊加工点均为简陋的小棚子,四面透风,一旁放着水盆和电风扇等,有的石雕甚至还在露天打磨。石雕作坊周围,白色的石雕泥粉残留在地面,有的随着雨水流到国道路边。当天艳阳高照,该路段扬尘本来就很严重,残留石粉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环保部门约谈要求整改
石雕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不但影响了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对周边居民、过往行人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由于这些加工点数量众多,处理难度相对较大。
近日,柳江县环保局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深入“石雕一条街”的各个石雕加工点,对加工点相关情况的数量、分布情况、生产状况、粉尘污染情况、周边环境状况等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在深入了解情况后,环保部门约谈了12家石雕加工企业负责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并对其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措施。
约谈中,环保部门要求作坊负责人严禁使用工业排气扇将粉尘直接外排;采取对加工点进行地面硬化、设置硬质围挡、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等措施防尘降尘,冲洗水水量较大的要建设收集渠和收集池,防止污水外流;规模较小的加工点,可以整合资源,共用加工场地和污水收集池等设施;条件许可的加工点,建议另行选址,尽量远离商住区和城区主干道。
希望进入石雕园区
40多岁的覃师傅是一家石雕作坊的负责人,他在此地进行石雕加工已有20余年,主要雕刻一些石狮子、石麒麟、石人雕像等。他告诉记者,以往他们进行石雕加工,都是机器切割打磨,然后用大功率的电扇,将粉尘吹走。
覃师傅介绍,近日被环保部门约谈后,他们开始在加工过程中,全程使用水流冲洗,所产生扬尘不会跑出两米远,由于加工量不算多,他们并没有计划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因操作流程受到影响,加入流水冲洗作业后,人工成本大约需增加20%。
采访中,有石雕作坊负责人表示,从成团路口至百朋路口的这10多家石雕加工作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石雕产业,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给他们安排一个园区统一入驻,这样可以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带领柳江县的石雕加工工艺再上一层楼。
新闻推荐
非婚生女成“黑户” 绿色通道帮“摘帽”家人想送红包致谢,被民警拒收
柳江讯“太感谢民警了,我女儿的户口难题终于解决了。”4月20日,柳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挂点民警唐昭平和土博派出所民警黄占武,将办好的户口本交到土博镇中村香炉屯村民刘某手中,刘某感激不尽,想送红包...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