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执法人员在一家从涉案奶牛场采购相关饮品的幼儿园进行检查时,从其厨房冰箱里发现了3杯小朋友头天没有喝掉的涉案产品。今报记者石红星 摄
今报柳州讯(记者石红星 通讯员陈莉)5月10日,柳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了一涉嫌无证生产乳制品的奶牛场,并在生产车间查获了一批生产许可证已过期失效或“早产”的饮料。目前,涉案奶牛场已被责令停止经营。
前几天,柳南区食药监局一执法人员在其个人微信朋友圈发现柳南区太阳村镇张表屯一奶牛场生产的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遂上报给单位。经部署,5月10日下午,该局派出执法人员来到这家奶牛场依法开展调查。在接受检查时,老板韦某出示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表明奶牛场具备生产饮料(蛋白饮料类)的合法资质。
不过,在对奶牛场冷藏库成品进行仔细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并不具有生产乳制品资质的奶牛场竟然生产有袋装鲜牛奶,其外包装上所标注的生产许可证号并不属于乳制品类别,而是属饮料类别且已过期失效。
执法人员还发现,该奶牛场当天生产的多个品种的饮料,生产日期存在“早产”的现象,分别打到5月11日、5月12日甚至5月16日。同时,还有一些饮料所标注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也已经过期失效。涉及的产品类别有双皮奶、椰子奶、奶茶、草莓酸奶、甜牛奶饮品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韦某辩解,袋装鲜牛奶和“早产”饮料,是厂里工人“失误”造成。他说,因为有时用来作为配料的牛奶有剩余,工人便用包装袋装起来方便保存自己喝;饮料“早产”和标注过期失效生产许可证号也是一样。他承认奶牛场管理确实混乱。
根据国家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有检测室安排具有资质的检验员对出厂产品进行自检。不过,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检测室里的一些仪器和设备已生锈,疑似已成摆设,因为奶牛场提供的自检报告并不完整,检验员韦某的儿子面对执法人员如何检验的询问时屡屡“卡壳”。
由于该奶牛场涉嫌无证生产乳制品、生产的产品标注过期失效的生产许可证号、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执法人员已依法查封涉嫌违法生产的成品共1万余杯,生产设备、工具一批,并对产品销售流向进行紧急排查。
经查,执法人员发现该奶牛场与柳州市内及柳江县的29家私立幼儿园有业务往来。他们于是对辖区内采购过该厂产品的幼儿园进行地毯式清查,同时通报相关县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同调查有关情况。5月11日,执法人员在一家从涉案奶牛场采购相关饮品的幼儿园进行检查时,从其厨房冰箱里发现了3杯小朋友头天没有喝掉的涉案产品。截至目前,柳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对涉及的幼儿园进行了检查,涉案产品已得到控制。同时,柳南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对涉案乳制品进行抽样送检。1
新闻推荐
柳江讯5月18日下午3时许,柳州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位69岁的老人在柳江县进德镇银山上被困,请求救助。柳江消防大队赶往现场救援,成功将被困老人救出。接警后,柳江县消防大队立即出动,赶往现场...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