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廖广华卢彩练鹿寨县中渡镇有一位名叫伍时仁的竹编能人。日前,笔者专程赶赴中渡,走访了66岁的英山社区居民伍时仁。
伍时仁中等身材,精神矍铄,很健谈。他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参观了他的作品“博物馆”—— — 在中渡镇民俗文化协会二楼的一间小屋里,满眼皆是五颜六色的竹编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把玩着精美的“蝴蝶” 、五彩的“蚌壳”、栩栩如生的“马头”……笔者和闻讯赶来围观的群众都有些爱不释手。
“我这门技艺是曾祖父从广东迁移带过来的,已经传承四代了!”伍时仁骄傲地说。他10岁多时,由于喜欢这门手艺,他时 常给父亲打下手,边看边学。他很快就掌握了编织要领,到他30多岁的时候,已经可以独立编织包括“龙头”在内的各种工艺品了。
说起竹编艺术,伍时仁如数家珍:“竹编主要有四道工序:结扎成型 、裱装 、着彩和安装附件……”“最难做的是扎龙头!”伍时仁说,“我也只是协助父亲做过,自己做得不是很好,那工序真的太复杂了!”伍时仁说,竹编工艺涉及很多技巧,除灵感外,要善于观察,还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前些年,为了编好蚌壳,伍时仁专门叫人从北海捎来大蚌壳,进行仔细观察。上色也很讲技巧。在着彩时,该上什么颜色,哪种颜色容易上,而且还不易掉色……这些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
每逢庙会 、春节或大庆活动,英山社区乃至中渡镇群众都有人向伍时仁求助。久而久之,伍时仁便名声在外,县内各乡镇 、甚至周边县份的群众都慕名而来。
伍时仁最娴熟的竹编技艺, 当属扎“蝴蝶”了。2009年6月,
他创作的民间编织工艺品《蝴
蝶》,在参加柳州市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展评比赛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2010年6月,他应邀参加广西电视台“欢乐乡村行”大型公益活动,以精彩的蝴蝶编织技艺表演征服了现场观众。2010年11月,在柳州市第五届“十佳民间艺人”评比活动中,伍时仁获得“柳州市十佳民间艺人”称号。
伍时仁也有遗憾:“我这套手艺到现在还没有传人!……没有人学,学这个很难,一下子学不会。”但随后他又开朗地说:“我一定要把这个民间艺术传下去,总要给后人留下点东西啊,对不对?!”他端来椅子,拿出竹篾,利
索地扎起“蝴蝶”来(见左图)
……他双手熟练地上下穿绕,只十多分钟,一个惟妙惟肖的“蝴蝶”骨架子,就活生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小孩子们叽喳开了:“好漂亮啊!”孩子们的话,逗乐了伍时仁。老人也爽朗地笑了。
新闻推荐
谁来帮帮这个可怜的女孩 13岁的韦冬群患上恶性肿瘤骨肉癌,因家庭贫困无力再医治,只得回家靠吃止痛药撑着
韦冬群坚持学习(邓致胜摄)□通讯员杨继强晚报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韦冬群一家陷入了困境。韦冬群是鹿寨县导江乡佛子村六柏屯的一名农家小女孩,今年13岁,在鹿寨镇二中读初一,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现...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