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杨继强、覃树)近年来,鹿寨县把发展旱鸭养殖、促进农民增收、打造“南方肉鸭产业第一县”,作为现代畜牧业“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巧妙运用这“三把金钥匙”,解决旱鸭养殖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市场等难题,打开农民致富之门,推动了旱鸭养殖异军突起,成功迈上亿元产业行列。今年前8个月,该县出栏旱鸭500万羽,产值17500万元,为农户创利1750多万元,户均增收6万多元。
“现在政府很舍得扶持旱鸭养殖业,我建的这个3774平方米的标准化鸭舍,就得 补贴75480元。”平山镇青山村盘古屯陶少会说。该县为打造规模化养殖旱鸭,推动产业发展,创新融资平台,整合财政、扶贫、农业、信贷等资金投入旱鸭养殖。近几年来,该县在县本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资金投入旱鸭养殖的基础上,共争取各级项目扶持资金539.64万元,落实贴息贷款868万元,引导和吸纳社会闲散资金4000多万元投入旱鸭养殖产业,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了旱鸭养殖产业的发展。
“肉鸭市场不稳定,所以大家都愿跟公司合作,宁愿少赚一点,也要保赚不赔。”鹿寨镇龙田村旱鸭养殖专业户林新平说。
近年来,该县先后引进3家禽业公司,按照“公司保价-政府支持-农户参与-部门互动-市场联动”的运作机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旱鸭规模养殖,解决了产品销售不畅 、价格不稳、效益不佳的问题,降低了养殖风险,增加了群众收入,提高了规模化养殖水平。
“养鸭要把握好饲料关和饲养关,要搞好环境卫生,发现病鸭要单独饲养,并增加消毒次数。”县畜牧局畜牧师温正乐日前向参训群众讲解养鸭专业知识。近几年,县畜牧局结合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利用基地授课、农家课堂、专家讲座等举办旱鸭养殖技术培训班36期,培训群众1862人次,培养了一批旱鸭养殖技术骨干和养殖能手,解决了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不稳的问题,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全县建成280多个旱鸭规模养殖场,鸭舍面积50万多平方米,建成旱鸭养殖示范小区2个,预计今年生产旱鸭达1000万羽,全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为农户创利3500万元,户均增收12.5万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8元。
新闻推荐
在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初期,鹿寨镇角塘村查比屯的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多次被县督查组责令整改。自“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鹿寨镇包村工作组、角塘村委会和查比屯村民理事会,组织群...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