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先。卫生计生事业,事关百姓福祉,既是人民群众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又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坚持“抓基层夯基础,抓创新促发展,抓民生惠百姓”理念,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平稳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计生服务管理转型、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开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等方面, 推出了一系列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和措施,让龙城市民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融融暖意,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特别聚焦
●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作为广西医改试点城市,2014年国家确
定的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柳州市承担的试点任务涵盖广西医改所有试点工作,我们的医改成效获得国家、自治区的充分肯定。
●全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布局更加完善,卫生资源利用大幅提升,“市、县(区)、乡(街道)、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初步实现了老百姓“小病不出乡镇或县域、大病不出柳州”即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
新农合覆盖全市农村居民,“十二五”来,参合率稳定提高,连续保持在95%以上,期间累计筹集基金超过38.94亿
元,有近1288.76万人次农民得到补偿,补偿金额达到36.31亿元,重大疾病住院补偿最高达到15万元。
●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加强。“十二五”以来,全市没有发生甲类传染病疫情,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免疫规划接种率达95%以上;城乡妇幼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柳州市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抓好“四个注重”,深入开展计生服务管理改革,平稳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大力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逐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了全市人口的长期均衡发
展。
●市本级、10个县区全部完成了卫生、人口计生行政机构的撤并、职能优化。技术服务机构及乡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正在进行机构、职能整合。
创新突破:百姓分享“医改红利”
去年10月8日起,柳州市在全部城市公立医院正式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这是破除“看病难 、看病贵”坚冰迈出的重要一步。截至2015年10月31日,柳州市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让利给市民达1611.81万元,市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医改工作纷繁复杂,但评价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百姓是否得到实惠。国家新医改实施以来,柳州市作为广西医改试点城市及2014年国家确定的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承担的试点任务涵盖所有试点工作:国家新农合市级统筹试点、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试点、广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等。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部门的积极协作配合下,柳州市制订出台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药品零差率销售、医药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和措施,建立起改革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院用人机制、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初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目前,柳州市创建国家和自治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占全区各地级市之首;全市政府举办的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卫生信息化程度在全区地级市中最高;18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良好,截至2015年11月,县级公立医院与上年同期相比,门诊均次费用增长7%,门急诊量增长2.%(分级诊疗有成效);住院均次费用下降0.6%,住院量增长6.9%;平均药占比下降1.%;市属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1.%,同时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床旁结账、“一卡通”结算、优质护理工程等便民措施获得广大患者好评。
健全体系: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服务
“十二五”以来,柳州市始终把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条件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重要途径认真抓好。柳州市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至2014年,柳州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75家,实有床位20586张,每千人口床位数5.3张,高于全区、全国水平,实有在岗医护人员39519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生数2.29人。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综合医院工程13个,专科医院工程7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室、卫生院周 转房新(改)扩建237个,建设总规模达22.8万平方米。现在正在进行3家市属三级医院新建(市工人医院西院、市中医院东院、市妇幼保健院柳东院区)、1家市属二级医院新建(市潭中人民医院)、2个县级医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新)建,及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县级急救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建设。这五年,是医疗服务不断向基层迈进的五年,初步实现了百姓“小病不出乡镇或县域、大病不出柳州”即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提高补偿:新农合减轻农民负担
“小病拖,大病扛”,曾是众多百姓无奈的选择。“十二五”以来,柳州市新农合参合率稳定提高,连续保持在95%以上,并率先在全区实现了市级统筹。期间累计筹集基金超过38.94亿元,有近1209.53万人次农民得到补偿,补偿金额达到34.24亿元,重大疾病住院补偿最高达到15万元。
2012年柳州市率先在全区推行新农合“100+0”“50+0”住院补偿模式改革,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91%。同年柳州市县级以上医院推行按病种临床路径定额限额付费改革和重大疾病补偿政策,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农民住院自付比例大幅下降。近年柳州市还全面实施重大疾病补助和大病保险制度,通过及时调整参合补偿范 围,提高补偿水平,减轻农民群众负担。
融安县人民医院血透室护士长何莲感受最深:2008年血透室成立时新农合给血透患者的医药费报销比例较低,血透一次的费用加上降压药、补血药为420元,许多尿毒症患者很想血透,但又拿不出钱,非常无奈。2012年3月起,自治区将终末期肾病等6种疾病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范围。6个病种的医疗费用新农合补偿70%。从2013年起,柳州市新农合参合人员,不用额外缴费均参加当年的大病保险,只要医疗费用自费部分超过5700元,就可得到相应的赔付。使许多尿毒症患者实现了定期血透的愿望,因此延长了生命。
突出重点:提高公卫服务能力水平
公共卫生服务如春风拂面,暖了千家万家。“十二五”以来,柳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多项妇幼指标均达到国家“两纲”和自治区“两规划”要求;柳州市建立免费婚检制度、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控制出生缺陷发生,全市婚检率由“十一五”末(即2009年)的24.34%提高到2014年的97.63%,免费孕前健康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接近100%;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全面落实了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服务指标全部达到要求;农村改厕普及率由“十一五”末(即2009年)的52%提高到现在的82%;艾滋病防控效果明显,2012年首次出现全市艾滋病新报告病例下降,较2011年降幅达21.48%,2013年、2014年、2015年逐 年下 降8.09%、17.89%、5.87%,使多年快速增长的艾滋病疫情连续减速;与此同时,柳州市艾滋病死亡率也从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几年来,柳州区域发生多起重大交通事故、有毒物质泄漏、龙江河镉污染,以及“甲流”、手足口病疫情、H7N9和H5N1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都做到了及时应对,快速有效处置。“十二五”以来,全市没有发生重大职业病、公共场所卫生等安全事件。柳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2013年通过国家爱卫办组织的暗访和技术评估,2014年综合评定后,2015年3月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
以人为本:实现计生服务管理转型升级
人口计生,关系着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柳州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及时调整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强调抓好四个注重—— — 注重宣传倡导、注重服务关怀、注重利益引导、注重信息化带动,实现了计生服务管理的转型升级。
注重宣传倡导。深入开展国家婚育新风进万家第四阶段示范市活动,建立起100个人口文化广场(园),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山歌、民族坡会、“人口三字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男女平等、关爱女孩、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等婚育政策和新风尚,群众婚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注重服务关怀。“十二五”期间,全市投入1000万元用于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成效显著:目前10个县区已有8个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市本级、6县建立了婚姻登记、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站式”服务平台,对近13万人进行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注重利益引导。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和社会资源有机整合的诚信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全面兑现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县区各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累计奖励扶助计生对象33.63万人次,发放奖扶金3.84亿元,其中市、县级财政承担约3亿元。柳州市在全区率先扩大爱心保险覆盖面,率先出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实施方案》,构建了集“经济”“养老”“医疗”“住房”“再生育”“就业”“教育”“社会关怀”“八位一体”的帮扶体系,为特殊家庭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注重信息化带动。“十二五”来,柳州市搭建起了纵向连接各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横向连通整合公安、卫生、统计、民政、建设、人社和国土等部门现有的人口信息、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具有社区化采集与相关部门共享对接功能的“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如今,投入使用的人口动态监测系统、网上办证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在出生实名登记制度落实、网上办理计生服务证件等方面提供了准确、及时、高效的信息支持,极大地提升了柳州市社会化服务管理水平,实现了计生服务管理的转型升级。
发展特色:中医中药惠及城乡
在飘着艾熏味的房间里,几名医务人员正忙碌着,推拿、针灸、贴敷、拔罐、艾熏……治疗室外,还有10多名患者在等待。候诊的群众对记者说,医生不仅用中医中药给他们治疗,还告诉他们回家后调养的“秘方”。这是记者在柳北区石碑坪镇卫生院中医科的所见所闻。
柳州市类似这样的基层医疗机构还有很多,目前柳州市已为6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包,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了示范性中医药民族医药科,1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新建了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柳州市通过创建国家级先进单位,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2014年鱼峰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评审;鹿寨县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2015年,柳北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级评审。基层医疗机构通过项目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医诊疗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柳州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97.83%的乡镇卫生院能提供中医药服务,64.23%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另外,柳州市有各级各类中医医院10家,中医诊所(含中医坐堂医诊所)159家。
(曾繁华卢廷杰文/图)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杨继强)1月21日上午,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率员工代表给10户贫困户送去年货及慰问金,践行该公司在“百企扶百村”活动中与江口乡贫困村六合村结对帮扶的承诺。这是鹿寨...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