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少珍通讯员 梁艳玲
港南区明亮养殖场坐落在新塘乡湖表村木极桥,周围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搞养殖业的“风水宝地”。
这里的主人是一对兄妹,哥哥叫黄升亮,是一个20出头的帅小伙子。妹妹叫黄育明,漂亮的鸭蛋脸上长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2010年,兄妹俩同时从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大专班毕业。2011年3月,兄妹俩在这里租地33亩,投资200万元,建起了养殖场。这个养殖场被列入第一批市级“菜蓝子”项目,获得市政府补助50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养殖场,“嘎嘎、嘎嘎、嘎嘎嘎”,只见一群羽毛呈亮黑色的鸭子悠然自得地在鱼塘里游泳。黄升亮介绍,他饲养的是土西洋鸭,是本地鸭与美国大种鸭巴巴利的杂交品种,具有体型大、肉质鲜美、外观漂亮的特点,一羽西洋鸭苗一般饲养120天即可成商品鸭出栏,平均体重达8.5斤以上。目前,养殖场土西洋鸭存栏3000羽。今年以来,明亮养殖场已出栏土西洋鸭1万多羽,收入80多万元。
在明亮养殖场的南面,一溜烟排着7幢约1500平方米的禽舍,这里有5000羽火鸡存栏。记者来到火鸡棚前,“咯咯咯、咯咯咯!”一羽羽火鸡像是欢迎客人似的,一边抖动着翅膀,一边发出欢快的声音。黄升亮打开一幢鸡舍的门,走进火鸡群中,腰往下一弯,右手向前一伸,立马抓起了一羽大个子火鸡。“像这羽体型比较大、头部有红肉瘤的是公火鸡;那边那个体型较小、头顶没有红肉瘤的就是母火鸡。”他介绍,火鸡以食草为主,一般都是放养。到了晚上,它就会自动走回鸡舍,跳到竹架子上闭目休息。目前,场里的公、母火鸡比例是16。黄升亮告诉记者,兄妹俩刚饲养火鸡时,由于没经验,火鸡产蛋时得了“产蛋综合症”疫病,火鸡产蛋少,而且多是没头蛋。兄妹俩找到区里的畜牧技术人员前来诊断、指导,并找来有关书籍学习。后来,注意做好鸡舍消毒,把好原料关,鸡疾病慢慢就少了。据他介绍,一羽火鸡从产蛋到淘汰一般是6至8个月。期间,每羽火鸡平均产蛋100到140只。目前,明亮养殖场平均每天收获火鸡蛋300至400只,今年以来已卖火鸡苗12万羽,出栏商品火鸡5000羽,获利30多万元。
黄升亮兄妹办养殖场尝到了甜头,他们计划再投入400万元,购回孵化机孵化西洋鸭苗提供给周边的群众饲养,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服务+市场”的经营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养殖火鸡、洋鸭致富。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