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青丝
陂塘九夏为秋,金风一起,塘坳里的水位开始低落,也就到了采菱的时候。南方的水泽大池,港汊沟渠,交织如网,有种菱的天然便利,乡村的水洼陂湖,几乎处处有菱。浮于水面的菱叶为三角形,叶缘带齿,下面丛生须根,没于水底或泥中的果实,就是菱。而采收菱角,须将整株枝叶翻过来,才能看到下面是否有实,加之菱的角尖锐利,易被刺伤,须得小心捞取。故而,采菱是深具田园意象之美的生活场景,气氛多热闹欢乐,且被历代文人所歌咏,水乡秋色,以此为胜。
古人划分菱的品种,是以角分,生有三角或四角的为“芰”,双角为“菱”。若是根据色泽和成熟的早晚细分,还有更多的讲究。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谈到菱角:“有青红二种,红者最早,名‘水红菱\’。稍迟而大者,曰‘雁来红\’。青者曰‘鹦哥青\’,青而大者,曰‘馄饨菱\’,味最胜。最小者曰‘野菱\’。又有白沙角,皆秋来美味,堪与扁豆并荐。”如此多品种的菱,也只有生在江南,才能有幸尝遍。而在我的祖籍湖南乡下,种的多是两角紫菱,颜色乌黑,状若牛角,特别肥壮拙实者,就像一个元宝。剥开外壳,内里的仁肉呈牙白色,不论生食或煮熟了吃,皆是细嫩甘脆,为蔬果中的清品。
早熟的菱,于初秋时就已应市了。这时节,暑热尚未散尽,以新采的菱角消夏去暑,是上佳的时鲜。《清稗类钞》载,旧时京师贵胄于夏秋之交宴客,会在四盘热荤前,先上一个冰果盘,以鲜核桃、鲜藕、鲜菱、鲜莲铺陈盘上,下面垫置小冰块,食之甘美爽脆、冰凉沁心。而古代医家认为,菱花是背阳而开,故其性寒,用以消暑,不仅美味,也颇得宜,是应时处顺的养生美食。
过去每到中秋节,柳州的国营果品店就会有菱角卖,是作为鲜果从外地运回来应节的,供应的时间很短。而这时节的菱角,已经老了,若作为果物生食,多带渣滓,知味者买了回去,多是煮熟去壳晒干,煮粥时添放几枚增味。老菱富含淀粉,融化到粥水里,可使粥变得黏稠顺滑,更为可口。除此之外,也可以用来做菱粉。把老菱去壳捣烂,用一块粗布过滤,撇去残渣后,将滤出的菱浆晒干成粉,吃的时候加上白糖以沸水冲调,口感极为香甜细润,是别具风味的甜羹点心。
我吃菱最为快意的经历,是有一年湖南老家来人,挑了一箩筐自产的菱角作为土仪。那一段时间,盐水煮菱是我家常见的零食。吃完果肉,剩下的尖菱壳也是有趣的玩具,套在手指头上,仿若巫婆的长指甲。另外,把晒干的菱肉佐以五花肉做菜,施以浓油赤酱焖得透透的,味道也很妙,吃在嘴里又粉又糯,且油水丰厚,十分解馋。人生饮食至乐,无过于此。
新闻推荐
122㎡ 3房2厅2卫 豪华装修 黄金楼层城市人的首都 首付9万15678051820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