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星 绘
●陈佚生
汉字有很多是一字多音的,更有一字多义的。有的多义字在使用时与原义有着必然的明显的联系,有的却是风马牛不相及。像“打”字的音只一个,义却很多且很特别。打字的原义是敲击、拍打,如打铁、打牌、打谷子;或攻击、攻打,如打架、打猎、打游击。也有与某些动词结合成一个词表示进行的意思,如打扫、打扮、打包、打理、打补丁。有时干脆当动词用,如打饭、打水、打酒、打酱油,打字、打伞、打鱼、打报告,像这些用法还可以理解。可俗语中很多“打”字成为各种动作的代称,就有点令人费解了,如打秋千、打官司、打关节、打照面、打手势、打马虎眼等等。有更不可思议的是僧道修行运气的动作叫打坐,收拾行装做准备叫打点,观察端详他人叫打量,谋划筹备叫打算,给人鼓励叫打气,变着法子敲诈别人钱财叫打秋风,中断他人的话头叫打岔,以诙谐语言凑趣助兴叫打诨,用戏谑方式或俏皮话取笑人叫打趣。此外还有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如打嗝、打喷嚏、打呼噜、打瞌睡等等,几乎所有正在进行的动作和行为,都可以用打字来代替。打字还可以当“从”或“自”用,如打那天起,打哪里来,打这事以后等等。至于十二之数称“打”,那是英语译音,则另当别论。
“打”字的上述种种用法,不但在很多方言中流行,在文人墨客的大块文章中也时常见到。“打”字可以讲是常用汉字中用得最普遍的,且用得很奇特的字。
柳州话对“打”字的使用大致和其他地方相同,但也有其与众不同的方言特色。柳州话的“打”字可当作“编织”解,如打辫子、打冷衣、打撮箕、打捞缴等。至于打牙祭、打边炉、打平伙、打纸炮、打糍粑、打谜子、打眼角、打摆子、打郎当、打赤膊、打屁之类词语,则是柳州人的独家说法。
除“打”字外,柳州方言中,还有用法很怪异的字,怪得很不合汉语语法!像一些带“倒”字和“先”字的柳州话,会叫外地人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倒”字在普通话里有两个读音:读上声(发“岛”音)有倒下、颠倒、倒换的意思,做动词用;读去声(发“到”音)有倒出(如倒垃圾)、倒转(如倒灌)、倒退(如倒车)的意思。“倒”字在汉语中多做动词用作谓语,但是在柳州话里,这“倒”字就成为表示时间进行式的语气副词,代替时态助词“着”字用了。
有柳州人在街上用电话回答别人的询问,会说:“我正在走倒街!”或“我正在街上走倒!”柳州人还把正在看着书说成“我在看倒书”,正吃着饭说成“我在吃倒饭”,正在穿衣说成“我在穿倒衣”,正在开车说成“我在开倒车”……类似这种令外地人听起来有点别扭的句子,在柳州话中比比皆是,且讲得很是自然。
柳州话中的“倒”字,还有用在递进复句中代替“反而”一词,如“我没惹你,你倒来(或倒反)找我的麻烦!”“我都不急,他倒是急搂搂的!”或用在转折复句中代替“却”字,如“这人看起来不是很顺眼,倒还不太丑!”“他年纪虽然小,倒还是很懂礼貌的。”
汉语里的“先”字是与“后”字相对的词,多用作时间状语,一般是置于谓语前面,比如“你先走一步”“你先去接娃崽再回家”“这书你先看完了再还给我”。可在柳州话里,“先”字却被放在谓语后面,且位置固定在句子末尾,如“你等他走过去先”“我吃饭先”“他讲他去洗凉先”。
柳州话“先”字的这种特别用法,应该是与长期受到侗、壮话的影响有关。侗、壮不少语法是倒装的,如壮语称猪为“姆”、肉为“糯”,把猪肉说成“糯母”,壮语称你为“蒙”、走说成“背”、先说成“工”,你先走说成“蒙背工”。又如把电筒说成“筒电”,把锅盖说成“盖锅”等等。后来在普通话的影响下,柳州人是把“先”字放在谓语前面作时间状语用了,但还是爱再把个“先”字放在句子末尾,相当于语气助词,变成普通话与柳州方言混合的句子。像“你先把房间收拾好先”“这次你先出钱先”“没讲更多了,你先回来先”等等。有时还会把先字干脆当作语气助词用,像“你把东西拿去先”“你把衣服穿好先”“你把作业做好先”。
柳州话中还有个“鬼”字也用得很特别。鬼在人们心目中多是个无形的、丑恶的、恐怖的东西;可在蒲松龄笔下,很多“鬼东西”变成了活生生的、美丽的、可亲的女性。做名词用的“鬼”字,总非善良之辈,如果用做形容词,就有贬褒之分了。如行为不轨、用心险恶的人,被贬为“鬼头鬼脑”“鬼鬼崇崇”;对沉溺于不良嗜好的人称之为“毒鬼”、“赌鬼”、“酒鬼”、“色鬼”、“贪心鬼”。也有用“鬼”字表示褒义且带亲昵的,如称为国捐躯的烈士为“鬼雄”,称技艺精巧为“鬼斧”,称聪敏的人为“机灵鬼”,“鬼精灵”。
在柳州话中,很多地方还把“鬼”字当作爱称——这是近十年来的事。有些儿女称自己父亲、奶佬称自家老伴为“我家那个老鬼”;称自家儿女为“我那个鬼仔(或鬼妹仔)”。有时用“你个鬼东西”指称他人,不但不是咒骂,还有点亲昵的意思。
柳州人更喜欢把作为名词的“鬼”字和当量词用的“几”字连起来用,形成一个个有褒有贬的词组。说人善良为“这个人几鬼善的”,说人凶恶为“他几鬼恶的”。形容凄惨说“几鬼凄凉”,高兴则讲“几鬼喜欢”。美的东西说成“几鬼好看”,丑陋的东西说成“几鬼难看”。感到味美说成“几鬼好吃的”,认为难以下咽说成“几鬼难吃的”。还有诸如“几鬼够力”、“几鬼过瘾”、“几鬼恶心”、“几鬼便宜”等等。
粤语也惯用“几鬼”两字,柳州话中“几鬼”的用法,看来是从粤语引进来的。
新闻推荐
俗话说,“要长寿,先养脑”,脑健康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现代人每天都在接收大量来自电视、互联网、手机的信息,在不断刷新信息的同时,人们的大脑也已经不堪重负。今天是第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