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家荣德彦主任带领医师们查房。书法家莫健祺老人送给陈光胜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的题词(图右一为陈光胜主任)。眼科专家眼科门诊部主任阳桥生。
在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有一群跟黑暗斗争,与光明同行的眼科专家们,他们在小小的眼球世界里,倾注了自己的爱心、热情、青春,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和欢乐,把汗水洒在了诊室、手术台、病房及病历的字里行间里,用温暖的双手、纤细的手术刀把病人从黑暗引向光明的世界。
专家简介
荣德彦:主任医师,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一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广西眼科分会委员,柳州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眼科24年,专业从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和青光眼病诊疗,是白内障、青光眼学科带头人。多次以主要完成人获自治区、卫生厅、柳州市科技进步奖,获柳州市委、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柳州市第六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和柳州市“新世纪个十百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荣德彦主任收到的锦旗,如果全挂出来,办公室的墙都不够用。他只挂出了一面,因为这是一面特殊的锦旗。
这面锦旗是一名55岁的女患者赠送的。锦旗上写着“以天地之无限深情愿意为人民大众复明,获颂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结硕果累累”几个字。荣德彦说,从这面锦旗上,他能看到患者的真情流露,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事情发生在2008年。荣德彦遇到了一位专程来找他看眼睛的50多岁的女性患者。这名患者的眼睛不仅患有白内障,还有散光和高度的近视,双眼几乎失明,为了治病,她先后跑了多家医院,但是医生都因为她的病情比较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不敢做。
荣德彦也很少碰到这样的病例,因为手术不仅要解决患者的白内障问题,还得同时解决散光和高度近视问题,要在一次手术中,同时解决上述3个问题,难度很大。
“如果只做白内障手术,那自然很简单。”荣德彦说,只做白内障摘除手术,给患者更换人工晶体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手术后,患者仍然需要佩戴高度近视眼镜,生活也不方便,而患者是一名舞蹈爱好者,不方便戴眼镜,希望医生能同时为她解决近视和散光问题。
经过仔细研究,荣德彦决定为患者进行“非球面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术”,这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难点在于对植入晶体的散光轴定位准确性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丝毫偏差,一旦散光轴偏离5度,患者就会发生严重的视觉混乱。当时区内医院能进行这种手术的医生可谓凤毛麟角。要完成这样的手术,医生不仅需要熟练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经验,还需要胆大心细。
荣德彦把手术方案告诉患者后,这名女患者非常支持。
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一周,患者顺利出院,视力也恢复到了0.8。感激之余,患者送来了锦旗。而荣德彦也将这台手术视为自己做过的一次经典手术。
据了解,近年来,荣德彦每年都要做1000台以上的眼科手术,没有发生过一例差错、失误和医疗事故。在他的努力下,数千名患者得以重见光明。有人曾开玩笑说,只要荣德彦走过老头老奶多的地方,总会有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因为这些人里肯定会有他的患者。
笔者:这台手术,正如你所说,风险很大,一旦失误,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为什么你要选择给患者做?
荣德彦:首先,我有着20多年的工作经验,有大量的手术基础和过硬的技术,另外,之前我曾到先进地区的医院进修过,专门学习过这项技术,因此,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做这个手术是没有问题的。其次,我觉得要为患者着想,为患者解决困难。手术风险天天都会有,关键在于克服困难,胆大心细,同时还要有责任心。如果一名医生只想着如何规避自己的风险,不为患者着想,那么,他是不称职的。最后,医生敢进行手术,需要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医患和谐,最终受益的还是患者。
荣德彦主任出诊时间:周一上午(眼科门诊眼科专家诊室)
专家简介
陈光胜:副主任医师,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二病区主任兼近视眼激光中心主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20年。主要从事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特别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近视眼激光手术及复杂眼科疾病的诊治。多次到国内一流的眼科中心研讨学习,在柳州市率先独立成功地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近视激光EK手术。具有丰富的医、教、研经验,主持区卫生厅、柳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3项,在国内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
一台“刀尖上”的手术
手术室里,气氛有些紧张。
现场除了仪器有节奏地发出“嘟嘟嘟”声音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正坐在电子显微镜前操作手术器械的陈光胜主任。
他正在进行一台难度非常高的手术,手术的部位是人眼中最精密最重要的黄斑区,比一颗绿豆还小。
他需要摘除的是一块增生的黄斑前膜,只有不足0.5毫米,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才20多岁,不久前,她的一边眼睛开始出现视力下降,最后几乎失明。经检查,她的眼底黄斑前长出了一块很微小的膜。正是这块膜影响了她的视力。
手术是她复明的惟一希望。但是,手术的风险很大,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哪怕手稍微抖一点,黄斑部位出现哪怕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手术就会失败,患者就有可能、失明。有人把这样的手术比作在刀尖上做手术,极少有医生敢尝试。
此时陈光胜也很紧张,但是他仍然保持着镇定,屏息凝气,注视着显微镜,小心翼翼地挪动一把特殊的手术刀,通过一个穿过眼球的微小孔洞,抵达手术部位,找准需要切除的前膜,轻轻地切下,移走。手术获得了成功。
这是陈光胜2004年进行的一台手术,至今他仍记忆犹新,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进行黄斑前膜手术,至今仍极少有人敢碰这样的手术。
笔者:手术风险很高,为什么你还要进行这样的手术?
陈光胜:患者是一名女性,还很年轻,如果不做手术,她的一边眼睛肯定会失明,一个人如果只有一边眼睛能看东西,就无法形成立体视,也就是说,看东西是平面的,分不清远近。没有立体视力,很多事情就做不了,甚至连走路都困难,生活很不方便,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这是一场灾难,所以我决定为她做这个手术。另外,当时医院上下锐意进取,我的技术和条件都很成熟,院领导希望我能尽早把这项手术开展起来。更重要的是,患者给予我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我才敢冒险放手一搏。
笔者:手术后患者情况怎样?
陈光胜: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到了0.8-1.0之间,达到正常人的视力。患者很感激,后来我们还成了朋友。
笔者: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医患关系?医生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陈光胜:现在的医患关系确实有些紧张,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不过,我相信,大多数还是好的。
作为医生来说,应该多为患者着想,为患者解决问题,不要加重患者的负担,医务人员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要太看重个人利益,不能损害病人的利益,多与患者沟通和解释,赢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作为患者来说,也要给医务人员多一分理解和支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陈光胜主任出诊时间:周二上午(眼科门诊眼科专家诊室)
专家简介
阳桥生:眼科主任医师,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门诊部主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20余年。主要从事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眼病的诊治,特别擅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及青光眼的激光手术治疗,以及眼底血管造影、眼OCT、视野等的研究。在柳州市率先开展眼OCT及角膜内皮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填补了柳州市及桂中地区眼科空白。主持广西卫生厅及柳州市科研项目4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目前结题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篇,其中,中文(科技)核心期刊15篇。被评为柳州市2009年度“新世纪个十百人才工程”三层次入选人员,柳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201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2013年度柳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
他总让人感到温暖
来自美国纽约东北部特鲁多医生的一句名言这样说道:“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慰藉。”
对于这句名言,有人说它总括了医学之功,说明了医学做过什么,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也有人说,它告诉人们,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安慰;还有人说,它向医生昭示了未来医学的社会作用。
在柳州市民刘女士看来,这句名言用在阳桥生主任身上正好。
刘女士是一名退休教师,2008年因高度近视,双眼视网膜发生病变,随时有脱落的危险。经人介绍,她专程去找阳桥生看病。
“他很和善,总给人温暖的感觉。” 刘女士回忆起第一次在诊室见到阳桥生的印象时说,当时她在外面排队,看到阳在给前面的病人看病时,总是和颜悦色,无论患者来自农村还是城市,不管贫富,他都一视同仁,让她很感动。
又有一次,刘女士因为看不清东西,又找到阳桥生看病。经检查,刘得的是白内障,需要住院治疗。可是当阳开好了住院单后,刘突然想起自己过两天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要参加,不能住院。于是住院单白写了。
“他并没有生气。”刘女士说,阳并没有因为她“放鸽子”而表现出不悦,相反,阳还很耐心地提醒她,平时活动要十分小心,如果眼睛发黑要赶紧到医院治疗,还特别提醒,就是蹲下系鞋带也要慢些。一名医生,工作这么繁忙,还能如此细致地叮嘱病人,让刘十分感动。
还有一次,刘的爱人因为眼底黄斑病变找到阳桥生帮看病,这是一种慢性病,按规定要办理医保慢性病手续。阳桥生很细致地为其进行检查,最后还为他们写下了办理慢病手续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平时生活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忙完都到中午1时了。这时早就过了下班时间,但是整个过程,刘没发现阳有一丝不耐烦,再次让她感动。
为了表示感激,刘特意制作了一块写着“德医双馨 眼科精英”字样的牌匾准备送给阳桥生。
刘说,他能体会到患者的感受,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这是医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这种有修为,有高尚医德的医生,自然受到患者的尊重。
记者:您认为名科室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阳桥生:其实,是否获得名科室这块牌子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在老百姓中有好口碑。这不仅需要医院有很好的医疗设备,医生有很好的技术,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学会从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他们,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解决问题,在百姓心中自然会有好口碑。
阳桥生主任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8:00~10:00(眼科门诊专家诊室5)
周六上午8:00~12:00(眼科门诊专家诊室)
今报记者陈新援
新闻推荐
台上舞林争霸 台下比拼厨艺南国今报·鲁花社区大篷车开进东门社区,让整个社区动起来
古老东门前红旗飘扬。16日,南国今报·鲁花社区大篷车第69站开进柳州市东门社区。来自各社区的广场舞高手云集东门小广场,角逐“舞动健康 舞动快乐”广场舞大赛...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