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柳州市海事部门在柳江边亲水平台处安装救生圈及警示牌。今报记者卿要林 摄
昨日上午,柳州海事局的工作人员对放置在柳江河柳州市区河段两岸的公共救生圈状况进行了巡查和统计,结果显示,投放使用一个月来,有近四成的救生圈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关人士再次呼吁市民爱护这些救命设施。
四成救生圈受损
昨日上午,柳州海事局的工作人员带着专门制作的10块大型警示牌,来到红光桥、文惠桥、金沙角、赵家井、旅游码头等放置救生圈比较集中的河堤地段,将牌子挂在河堤护栏上。
“原来没挂牌,不少市民不清楚救生圈的用途。”海事局一名工作人员说,这10块警示牌都是不锈钢材质的,上面写着“公共应急设施,请勿娱乐使用”等字样,提醒市民不要乱拿乱用这些救生设施。除了挂警示牌外,他们还补充了40多个新的公共救生圈。
该工作人员说,他们第一批共在柳江两岸投放了105个公共救生圈,经统计,结果发现共有40多个救生圈不同程度的受损。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救生圈中,被盗的并不多,绝大多数救生圈还在原地。
受损最多的是救生圈上用于固定的金属挂件,现在几乎全部不见了。另外,救生圈上的绳索被扯断、取走以及上面的反光标识被弄坏的情况也不少。不少救生圈受损后,被丢在地上或者靠在防护栏上。
随后,记者沿着河北半岛的河堤,从红光大桥一直巡到壶东大桥,发现几乎所有的救生圈上的挂钩都已不翼而飞。不少救生圈被编织袋绳或者铁丝系在护栏上,有些则被放置在岸边靠在护栏上。海事局的工作人员说,估计这些绳子和铁丝是市民发现挂钩被盗后系上去的。
市民梁先生说,他经常在柳江边钓鱼,不时可以见到有人恶意损坏公共救生圈,“有些人拿起(公共救生圈)就跑”。对于这种现象,他本人就制止过好几次。
梁说,这一个月来,他发现,来乱动这些救生圈的,有不少看上去像是工地上的民工,小孩子倒是很少。有一次,他发现一个民工模样的人偷偷拆了一个救生圈上的挂钩,于是上去问他要来干嘛。对方说,用来做工,钩东西用。
“这些都是用来救命用的啊!这些人怎么好意思这样搞破坏!”梁先生气愤地说。
救生圈已救起一人
记者了解到,自从这105个公共救生圈服役以来,其作用立竿见影,目前已成功拯救了一条人命。
10月18日晚,在柳州市滨江西路上,一名涉嫌酒驾的男子,为了躲避交警部门的检查,面对交警伸出来的测酒仪,竟突然转身冲过马路越过岸堤跳入了柳江。这名穿着长衣长裤的男子游出百米后体力下降,发出了救命的喊声。查酒驾的交警不识水性,好在经过众人在岸边高声相劝,该男子也往回游了,但他游到距离岸边约20米处时,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民警迅速将柳州海事局放置在岸边的救生圈抛向男子,男子抱住游泳圈不再动弹,几分钟后才得以上岸。(详见今报10月19日5版报道)
事后,有交警说,如果不是岸边有公共救生圈,这名男子生死难料。
“对于所有公共救生圈的投入来说,只要挽救了一条人命,就是值得的!”海事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一名在河边钓鱼的市民说,在柳州市中心的几座大桥,是跳桥、自杀、溺水事件比较多的地段,以往他们眼睁睁看着人掉下水,想救却苦于没有救生器材,现在这几座大桥下都配备了救生圈,他们发现有人发生危险时,“心里就好像多吃了一颗定心丸”。
呼吁市民共同爱护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于公共救生圈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市民梁先生说,救生圈上的挂钩容易被盗,主要是有些人贪图小便宜。他建议采用一些塑料插扣来固定救生圈,“塑料插扣便宜,偷走用处也不大,不易被盗”。
市民陈先生则认为,将救生圈放置在暴露的环境中,日晒雨淋,很容易老化损坏,不如放置在一个像灭火器箱一样的箱子中,箱子一面可做成透明的,方便识别和观察,需要用时再去拿。
记者还发现,凡是有钓鱼者集中的地方,救生圈完好程度都比较高,这说明只要有人在旁边,那些想搞破坏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顾忌。
柳州海事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在一个多月里,他们在平时的巡逻过程中,看到有人取用公共救生圈时,也会上前劝阻。而令人欣慰的是,有市民看到公共救生圈被人随意拿来玩耍或出现损坏时,也会主动打政府热线投诉,海事局就接到了3起这样的反映,也进行了及时处理。
海事部门表示,希望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维护和监督,确保这些应急救生设施得以妥善保管,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出作用。如果发现有人损坏或是随意取用,市民也可以拨打海事热线12395反映。海事部门称,下一步他们打算发动成立一支志愿者队伍,让市民来共同看护这些救生器材。1
今报记者岑琴 陈新援 通讯员刘思聪
新闻推荐
如果想买辆新“驴”过年,千万别错过“全面出击 一降到底”电动车展销会。本次展销会是2013年度规模最大、品牌最全、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大型电动车展销会,将汇聚新蕾...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