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李宁琳
餐饮行业里,以店规形式存在的各种“霸王条款”一直备受争议。究竟这些店规是不是霸王条款,有没有必要设立?许多商家也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一直对商家的店规没有多深的感触,许多消费者对这些店规的使用还是比较宽容的。然而,有的店规发展到离谱的程度,就未免让人难以接受了。
那日,在柳州市海关路一家蛋糕店购物,刚掏出手机想给自己来张自拍,结果就被服务人员告之此店不能拍照;这时旁边一对夫妻也掏出手机想给可爱的孩子与蛋糕来张合影,也被服务人员告之此店不能拍照。
准备拍照的这对夫妻有些较真,与之理论:凭什么不给拍照?且不说这照片里孩子是主角,蛋糕是配角,而且顾客压根没心思去盗窃店家的商业机密,就算成心盗窃商机,难道不给拍照就能阻挡吗?买回去拍与在店里拍有区别吗?店家制定的条款似乎有些不合逻辑,不仅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还把消费者与商家的距离拉远了。
听到顾客的理论,工作人员也一时回答不出个所以然,只好说这是老板的规定,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听到这样的回答,一时好笑,我相信这店老板制定这样的规定一定有他的原因,但至少也应该给员工普及一下规定的内涵吧,这样超出消费者理解能力的规定,肯定会有人问起,难道给顾客解释一下也不行吗?
如此一来,商家与消费者立即因为一条小小的看不懂的规定而对立起来,我只记得那对夫妻离开的时候气呼呼的样子,他们恐怕很久都不想再踏足这店了,而我的感觉也正是如此。有时候,不怕你的规定如何离奇,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其实,这不过是柳州餐饮行业各种各样条款或店规的一个侧影。有人说,相比其他行业,餐饮行业的霸王条款是比较多的,比如不允许自带酒水、收开瓶费、不能拍照,甚至不使用消毒碗筷就连普通碗筷都没得用等等,这各种各样的“条款”还真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其实,柳州曾有更奇怪的“奇葩店规”,比如镇店之菜不准打包,据说这是为了保护饭店的商业机密,害怕被人抄袭模仿。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往深了想便觉得有些可笑,难道这样就能守护自己的商业机密吗?更让消费者觉得无厘头的是,自己花钱买的东西,结果权利还在别人手里。
还有人说,这各种各样的条款、店规不过是商家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这也是缺乏自信经营的一种反映,通过一些没有多大实效的店规来维护自己的经营,划上一块保护地,将自己的商业领域保护起来,自己不出去,消费者也进不来。真正有实力的商家是不会担心被抄袭和被模仿的,并且勇于在任何场合公开自己的制作配方。
柳州餐饮人李伯皓曾在经营中公开了自己的制作配方,并且任何人都可以来店里进行交流切磋,他将毫不保留地传授各种制作秘诀,他相信即使如此还是有实力做好自己的生意,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每个人对餐饮的理解和特色是别人难以模仿的。
最让人遗憾的是,在目前看来,这些没有多大实效的店规不仅没能给商家带来多大的效益,在经营上似乎也没多大帮助,但对消费者的副作用却是明显存在的,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店规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还是那句话:你若自信,何须店规;若无实力,千规难救。
新闻推荐
黑子 摄昨日下午,柳州万达广场全新沙盘公开新闻发布会在万达项目营销中心隆重举行。发布会上,柳州万达广场斥500万巨资,由50位顶级艺师,耗时近3000小时精心打造的最新沙...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